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邠州·萧关道上的唐宋古城--安国古城

(2018-10-08 06:12:28)
标签:

历史

文化

旅游

图片

分类: 长城、古城(堡)、边寨遗址

位置:甘肃省平凉市安国镇

年代:唐、宋

级别:无

关于平凉县城徒迁过程已经在《土桥古城》一文中详细的进行了叙述。《元和郡县志》载:“开元五年移于径水南,贞元七年(791年)又移于旧县南坡上,今县是也,仍屯军其中。” 《旧唐书·本纪德宗》载:(贞元)七年二月己巳,泾原帅刘昌复筑平凉城。城去故原州一百五十里,本原之属县,地当御戎之冲要。昌复浃辰而功毕,分兵戍之,边患稍弭。即今安国镇东沟和水沟之间的台地上的山城子古城。后被吐蕃占领,北宋时期修葺,后废。邠州·萧关道上的唐宋古城--安国古城


邠州·萧关道上的唐宋古城--安国古城

古城坐南面北,东西两侧临沟,南与黄土塬链接,北临土崖。古城平面呈长方形,南高北低,今东西城墙因临崖而筑,自燃崩塌,加之城内农民耕种已经损毁,仅存残迹。南城墙被农民耕种挖毁,仅残存西南角和南面三小段墙体,西南角有护城壕和水沟相连,形成断崖。北城墙保存完整,古城设有北门,瓮城遗址清晰,东北角角墩保存完整。邠州·萧关道上的唐宋古城--安国古城


邠州·萧关道上的唐宋古城--安国古城
        北城墙及城门遗址
邠州·萧关道上的唐宋古城--安国古城

邠州·萧关道上的唐宋古城--安国古城

邠州·萧关道上的唐宋古城--安国古城

邠州·萧关道上的唐宋古城--安国古城

邠州·萧关道上的唐宋古城--安国古城
    南城墙
邠州·萧关道上的唐宋古城--安国古城

邠州·萧关道上的唐宋古城--安国古城

    西南角城墙,城外护城壕和自然沟壑连在了一起。
邠州·萧关道上的唐宋古城--安国古城
南城墙西南角外的沟壑
邠州·萧关道上的唐宋古城--安国古城

残存的南城墙
邠州·萧关道上的唐宋古城--安国古城

邠州·萧关道上的唐宋古城--安国古城
东城墙
邠州·萧关道上的唐宋古城--安国古城
北城墙,北门瓮城遗址
邠州·萧关道上的唐宋古城--安国古城

邠州·萧关道上的唐宋古城--安国古城
北城墙
邠州·萧关道上的唐宋古城--安国古城

邠州·萧关道上的唐宋古城--安国古城
西城墙外土崖
邠州·萧关道上的唐宋古城--安国古城
北城墙西北角
邠州·萧关道上的唐宋古城--安国古城

邠州·萧关道上的唐宋古城--安国古城

东城墙,东北角角墩
邠州·萧关道上的唐宋古城--安国古城

邠州·萧关道上的唐宋古城--安国古城

邠州·萧关道上的唐宋古城--安国古城
   与山城子古城西侧台地上相邻的古城遗址是唐中和年间(8817-8853月)修筑的静塞寨,古城位于水沟和西沟之间台地靠东侧伸出的塬嘴上,平面呈长方形南北走向。现存古城墙体现呈“L”形,南北长约50米,东西长约10米,西南角存角墩,古城北、东临土崖,城墙墙体自然坍塌,加之居民修建窑洞被破坏。古城南100米处存约70米墙体,非人工夯土,墙外有壕沟,斩断了古城于南面山体的链接,壕沟连接古道直通古城后的山顶。此段墙体为斩山为墙,城外壕沟即为防御亦为通行道路。古城西侧也和南侧一样斩山为墙、壕沟,西北角台地上修建有庙宇。古城总体上不是很大,为一般性防御性寨堡。据《武经总要·卷十八》载:“陕西路。渭州。安国镇,唐中和中置静塞寨,后改今名(安国)。” 邠州·萧关道上的唐宋古城--安国古城


邠州·萧关道上的唐宋古城--安国古城

邠州·萧关道上的唐宋古城--安国古城

邠州·萧关道上的唐宋古城--安国古城

邠州·萧关道上的唐宋古城--安国古城

邠州·萧关道上的唐宋古城--安国古城

邠州·萧关道上的唐宋古城--安国古城
古城南面斩山为墙
邠州·萧关道上的唐宋古城--安国古城
南城墙及角墩
邠州·萧关道上的唐宋古城--安国古城

邠州·萧关道上的唐宋古城--安国古城
西城墙
邠州·萧关道上的唐宋古城--安国古城

邠州·萧关道上的唐宋古城--安国古城
隔水沟相望的山城子古城
邠州·萧关道上的唐宋古城--安国古城
城外斩山为壕,和场外古道连接
邠州·萧关道上的唐宋古城--安国古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