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边寨之平夏城、怀德军
标签:
历史文化旅游图片 |
分类: 长城、古城(堡)、边寨遗址 |
位置:宁夏固原市原州区黄铎堡镇黄铎堡村
年代:北宋、西夏、明、清
级别:宁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夏城,今名黄铎堡,因明代固原卫指挥黄成增孙黄铎在此驻守而得名。据《宋史·地理志》、《宋史·章楶传》、《宋会要辑稿·方域八》、《续资治通鉴长编》、《西夏纪事本末》和明嘉靖、万历《固原州志》记载,平夏城为唐代石门城旧址,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夏四月知渭州章楶奏请,集熙河、秦凤、环庆、鄜延四路之师历时二十二日修筑而成,赐名平夏城。元符二年(1099年)五月建西安州至镇戎军驿道,在平夏城设石门驿,大观二年(1108年)六月展城作军,名曰怀德军。平夏城所处石门峡江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平夏城的修筑,截断了西夏南下攻宋的道路
, 控制了被西夏人称之为唱歌作乐田地的葫芦河川,这也是平夏城成为宋夏战争鏖战争夺的热点,战争最为频繁之地。近年在古城出土大量人体遗骸和宋、夏时期文物,足以说明战争的残酷。明成化九年(1473年),巡抚都御史马文升奏修,在宋城内加筑内城,成化十二年(1476年),都御史余子俊,始奏设镇戎守御千户所,嘉靖三年(1524年)增修。1920年海原大地震,古城遭损毁。
古城平面呈长方形,有内城和外城。内城位于外城西北角。外城东、南、北建有城门及瓮城,现北门被破坏,近年原址有新建仿古城门,东、南门瓮城基本完整。外城东、西、南城墙保存相对完整,北、城墙被破坏。内城南城墙完整,西城墙和外城西城墙共用,保存完整,东、北城墙被破坏。外城四周有护城壕,北护城壕被破坏,其余三面完整。内城南护城壕完整,东护城壕被破坏。近年来古城内外当地居民经常有宋、西夏文物出土。

北门及瓮城遗址


北城墙西段及西城墙内侧

西城墙西北角

西城墙及护城壕




西城墙马面

北城西城墙



南城西城墙

明代修筑的内城南城墙及护城壕



明代修筑的内城墙把古城分为南北二城


《宋史·章楶传》载:哲宗访以边事,对合旨,命知渭州。至即上言城胡芦河川,据形胜以逼夏。乃以三月及熙河、秦风、环庆四路之师,阳缮理他堡壁数十所,自示其怯。或以楶怯,请曰:「此夏必争之地,夏方营石门峡,去我三十里,能夺而有之乎?」楶又阳谢之,阴具板筑守战之备,帅四路师出胡芦河川,筑二城于石门峡江口好水河之阴。二旬有二日成,赐名平夏城、灵平砦。方兴役时,夏以其众来乘,楶迎击败之。既而环庆、鄜延、河东、熙河皆相继筑城,进拓其境,夏人愕视不敢动。夏主遂奉其母合将数十万兵围平夏,疾攻十余日,建高车临城,填堑而进,不能克,一夕遁去。夏统军嵬名阿埋、西寿监军妹勒都逋皆勇悍善战,楶谍其弛备,遣折可适、郭成轻骑夜袭,直人其帐执之,尽俘其家,虏馘三千余、牛羊十万,夏主震骇。哲宗为御紫宸殿受贺,累擢楶枢密直学士、龙图阁端明殿学士,进阶大中大夫。
《宋史·地理志》载:“镇戎军,同下州。平夏城,旧石门城,
《宋会要辑稿·方域八》载:平夏城,旧石门城, 绍圣四年改。大观二年改为怀德军。
《续资治通鉴长编》载:元符元年(1098年)十月,枢密院言:“泾原路经略司章楶奏:西贼犯塞,从灵平寨分布人马,数十里间,约三十万专意攻平夏城。”同条“章楶奏传云:十日,夏主与其母自将兵数十万围平夏城,昼夜疾攻。”
据明嘉靖、万历《固原州志》载:镇戎守御千户所,在州北一百二十里。宋绍圣四年章楶上言城胡芦河川,据形胜以逼夏,即此地。国朝成化九年,巡抚都御史马文升奏修。城周三里,高阔各三丈,池深阔与城等,东南二门。成化十二年,都御史余子俊,始奏设镇戎守御千户所,隶固原卫。成化十八年,增设操守指挥一员。嘉靖三年增筑关厢,周二里,高阔各一丈五尺,南北二门。内设帅府、察院及大小官厅,操守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