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长庆桥史话(三)

(2018-05-04 21:28:25)
标签:

转载

分类: 转载博文
唐《元和郡县志》卷三载:折墌故城,在县东十里,西魏泾州刺史乙弗贵所筑。隋末薛举屯据于此城,举死,仁杲复窃据,武徳元年讨平之。  《旧唐书》列传第五薛举:举死,仁杲立于折墌城,与诸将帅素多有隙,及嗣位,众咸猜惧。《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八载:折墌城州东北十四里。亦曰薛举城。唐初薛举尝据此,因名。举卒,子仁果立于圻鬖城,寻为世民所败,降于唐。所以你博文中提到薛举城在长庆桥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长庆桥史话

 

刘自主



[转载]长庆桥史话(三)
长武街头浅水塬大战雕塑

  唐武德元年(618年)六月,薛举率大军侵入安定郡(今甘肃泾川一带),主力军向高墌(今政平故城)方向前进,而在东北、西南两翼,则派机动骑兵袭扰北地、扶风二郡。七月四日,李世民来到高墌,不料忽然得了疟疾病倒,只得命行军长史刘文静、司马殷开山代替指挥。李世民告诫二人说:“薛举孤军深入,粮食不多,士卒疲惫,假如来挑战,小心不要应战。等我的病痊愈后,为你们打败他。殷开山、刘文静仗着人多不加防备。薛举秘密进袭唐军背后,在浅水原交战,唐八位总管都败下阵,士卒死亡十分之五六。李世民连夜收拾残军,逃回长安。薛举乘胜占领高墌。薛举命军中将被俘的唐军士兵断舌割鼻、凌辱至死,又将唐军的数万具死尸堆积成一座小山,用土封上,造了一座所谓“京观”,以炫耀武功。武德元年(618年)八月,薛举派他的儿子薛仁杲进军围攻宁州,唐宁州刺史胡演击退了薛仁杲。不久,薛举去世。太子薛仁杲继位,居住在折墌城(今泾川县西北)。

十一月,秦王李世民率军驻守高墌,薛仁杲派大将宗罗睺抵御,宗罗睺多次挑战,李世民坚守不出。双方相持六十多天,薛仁杲的军队粮食吃完了,将领粱胡郎等人率领各自的队伍前来投降。李世民了解到薛仁杲手下的将领士卒有离异之心,命令行军总管梁实在浅水原扎营引诱薛仁杲部下。宗罗睺知道后非常高兴,出动全部精锐攻梁实,梁实守住险要不出战。营地中没有水源,好几天人马没有水喝。宗罗的攻击很猛烈;李世民估计对方已经疲劳,右武候大将军庞玉在浅水原列阵。

宗罗睺合兵攻庞玉,庞玉作战,几乎不能坚持了,李世民带领大军出其不意从浅水原北方出现,宗罗带军迎战。李世民率领几十名骁骑率先冲入敌阵,唐军内外奋力搏斗,呼声动地,宗罗睺的部队大败,唐军杀了几千人。

李世民率领二千多骑兵追击薛仁杲至折墌城前,李世民依泾河面对薛仁杲营地,薛仁杲手下的骁将浑等人到唐军阵前投降。薛仁杲,带兵进城拒守。天快黑时,唐大军相继到达,于是包围了城池。半夜,守城的人纷纷下城投降。薛仁杲无计可施,出城投降;唐军俘虏薛仁杲的一万多名精兵,五万名男女。

[转载]长庆桥史话(三)

泾川县折墌城遗址

这就是著名的浅水原之战,这场战役中主战场在政平至泾川泾河谷地和泾河南岸长武塬头,唐军与薛氏父子西秦大军多次在长庆桥一带交战,浅水原之战唐朝平定陇西,消除西顾之忧,保障了关中安全,也是饱受战乱的宁州、泾州一带得到短暂的太平。

            [转载]长庆桥史话(三)

隋末唐初书法家虞世南亲笔书写唐《豳州昭仁寺碑》,昭仁寺建于唐宜禄县浅水原大战地,为阵亡勇士祈福。

唐初突厥多次进犯,尉迟敬德任泾州兵马督都,在泾河一带及经河北岸住军防范。位于长庆桥叶王村蒲河对岸泾河之北的一座故城堡被当地群众称作敬德城,相传为当年敬德防范突厥所筑,近年来修路时开挖尚有灰层残瓦。史书所记敬德城(又名薛举城),即浅水塬大战中西秦的折墌城。长庆桥附近的这个敬德城至少是尉迟敬德任泾州兵马督都时修建的诸多兵寨之一,据此不远的蒲河上游有一条地势相对平坦的大沟称之为放马山,相传为敬德放养军马之处。唐郄昂《岐邠泾宁八马坊颂碑》写道:“宁州壤甘,泾水流恶,泽茂丰草,地平鲜原,当古公走马之郊”可见长庆桥一带是唐时豢养军马,屯兵驻防之处。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