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2018-04-12 07:18:39)
标签:

历史

文化

旅游

图片

分类: 古迹寻游之甘、陕、宁、青

蒲城文庙,创建于唐贞观四年(630年),宋、元时期均有修葺,明正德七年(1512年)、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清乾隆三年(1718年)重修或增修。文庙坐北朝南,三进院落。现存建筑有六龙壁、石牌坊、棂星门、戟门、明伦堂及两侧掌酒司、典库司、东西庑及厢房。现为蒲城博物馆,收藏蒲城出土的碑刻、造像、经幢、牌匾等文物。明伦堂现为碑林陈列室,尤以唐代高力士神道碑最为珍贵。原大成殿最为宏伟,惜毁于1976年大火,现建筑为异地搬迁古建原址重建,已不及原建三分之一。蒲城文庙保存格局完整。六龙壁,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由时任蒲城县属官员主持修建。六龙壁,精美琉璃砌筑而成,左右两侧石制牌坊各一,与六龙壁浑然一体,实属罕见,在全国文庙建筑中,这种建筑布局,也十分罕见。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六龙壁,正面琉璃精砌三对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舞动的龙,正中为二龙戏珠,周围饰琉璃花卉。背面精砌六龙、四狮舞蹈图,正中为二团龙,周围饰两麒麟、两凤凰、两手托官印的官人,两侧上为二龙戏珠,下为双狮。周围饰琉璃花卉。六龙壁寓意着社会平安和谐,繁荣昌盛,文化兴盛,人才济济。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石牌坊,左右各一间,单檐歇山顶,檐下施斗拱,门额上各置石匾额一方,上书“文章祖”“帝王师”,为时任山西巡抚的蒲城人樊东谟所题。置石门扇,门扇每面上部凿有方孔九个,俗称“石门九眼”,下部刻有舞龙。门框施花卉、二龙戏珠图案。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棂星门,原为木构牌坊,现改造成博物馆大门,当售票室和保安室使用,未拍照。伴池及
戟门,明正德七年(1512年)重建,戟门内收藏有明代铁钟。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东、西庑
明正德七年(1512年)重建,现为博物馆收藏文物。内收藏有明清名家手书匾额。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大成殿,明正德七年(1512年)重建,毁于1976年大火,现建筑为异地搬迁古建原址重建,已不及原建三分之一。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东西庑现改建为石刻陈列馆,收藏有蒲城出土的各种珍贵石刻。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明伦堂,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重建,现为碑刻收藏馆。尤以唐代高力士神道碑最为珍贵。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敬母寺八棱经幢,国家一级文物,唐郭子仪后人郭什令等人于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创建。原立于敬母寺内,现搬迁至蒲城博物馆。圣母寺俗称敬母寺,据传该寺是战国时期晋国重耳逃难至此地时恰逢其母祭日,因此就在此地祭典母亲。后人为称誉重耳身处难境不忘母恩的做法,就在当地建起一座圣母寺,又因重耳祭母是出于孝敬之心,所以又俗称敬母寺。该寺具体建寺年代不详,但自北周至清久盛不衰,民国30年1941年)拆除。经幢为八楞柱身,底座仅存仰莲盘,柱上方有直径大于柱身的八边形宝盖两层,下层每边角有浮雕兽面,原宝盖上有圆形仰莲两层,其上立有方形矮柱,可惜已丢失,现在上下两层宝盖之间为元代柱顶石,顶部为桃形宝珠。经幢上八楞形柱面代表了八卦的八个方位,各面均刻楷书陀罗尼经文,大多无法辨识。八面中除即西北一面的上部刻有选从政和元年泰陵、蒲城军杜温题,十月二日题外,并隐约可见重耳等字。在柱身东面下部刻有大唐奉先县怀仁卿孜母村宿者郭令代等奉为国王太子下为文武百官群品等建造”“贞元五年岁次己巳八月庚牛六日已亥建等字。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蒲城文庙罕见的六龙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