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汾城古建筑群之县衙大堂、关帝庙

标签:
历史文化旅游图片 |
分类: 古迹寻游之晋、冀、豫、鲁 |
位置:临汾市襄汾县汾城镇
年代:元、明、清
级别: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县衙大堂,原为尉迟恭帅府所在地,位于鼓楼东侧。唐贞观七年(633年)太平县迁于此,县署就设在帅府。太平县县衙在历史上多灾多难,唐末、五代、宋代之间毁于兵火,金天会八年(1130年)重建,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毁于地震,隆庆六年(1567年)又重建,明末清初又毁于战火,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再次重建,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毁于大地震,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重修。上世纪50年代,县衙大堂再次遭到严重破坏。当年的太平县县衙坐北朝南,占去了县城的东南半城,现仅存大堂一处,其他建筑无存,现为幼儿园所占用。大堂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施大内额,柱头斗拱七踩单翘重昂。
关帝庙,位于鼓楼东侧,县衙大堂隔壁一户人家的院子里面,值得庆幸没有被拆除。现仅存大殿一座。创建年代不详,元大德四年(1300年)重建,据大殿屋脊题记载,现存大殿建于明万历四年(1516年)。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琉璃瓦布顶,脊兽损毁,残缺不全。前廊面阔五间,左右两侧被正殿各多出一间,应为后世增修,檐下饰精美木雕。
后一篇:千年古城汾城古建筑群之社稷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