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汾城建筑群之城隍庙

标签:
历史文化旅游图片 |
分类: 古迹寻游之晋、冀、豫、鲁 |
位置:临汾市襄汾县汾城镇
年代:元、明、清
级别: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襄汾县汾城镇唐初为尉迟公的封地鄂公堡,唐贞观七年(633年)县城由北古县迁于此,名为太平县,
至1954年,县城搬迁至襄汾县今址。千百年来,太平县沃野连属,经济富庶,人们安居乐业,素以“金襄陵,银太平”并称于世。历朝的建设,使汾城留下了大批的古建筑,被誉为山西省十大古建群之一。现存建筑以鼓楼为中心,由北向南依次为城隍庙、文庙、鼓楼、学前砖塔、贡院、县衙大堂、关帝庙、社稷庙、洪济桥、城墙等,时代从金大定二十三年(1184年)至清代末期,是一组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其整体建筑与规制,仍保持着古代县城建筑的布局。
城隍庙正殿坐北向南,面阔五间,进深六椽,梁架为七檀大木作,前后出抱头梁,后面封墙,加大了殿堂深度,前檐下明间及两侧次间均设格扇门,檐下设前廊七间,但于正殿檐口下另作坡檐,犹豫抱厦一般。悬山琉璃瓦顶,其鸱吻、鱼龙、花鸟、神兽、仙人彩阁至今保存完好,是非常典型的明代早期琉璃艺术品。正殿两侧各有钟鼓楼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