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唐遗珍--长武昭仁寺

(2017-09-13 10:13:05)
标签:

历史

文化

旅游

图片

分类: 古迹寻游之甘、陕、宁、青

昭仁寺位于长武县城关镇,其前身为慈慧寺,创建年代不详。唐武德元年(618)6月至12月,唐高祖李渊以秦王李世民为元帅发兵讨伐威胁大唐安危的陇西军阀薛举,大败于长武县浅水原。八月薛举病死,其子仁杲继位,盘踞泾州圻墌城(泾川东将家坪薛举城),继续袭扰大唐。十一月秦王李世民再次出兵,大败薛仁杲 圻墌城下,薛仁杲率兵出降,至此唐平定陇西,消除西顾之忧。唐贞观二年(628),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与军阀薛举薛仁杲作战阵亡的将士,下旨在原慈慧寺基础上建大唐昭仁寺。后经历代重修,寺院原有建筑已毁,仅幸存大殿已经非唐代原物,尽管现今大殿断代为唐代,也颇受争议。尤其是门窗后代改动很大,梁架结构具有明显的唐宋风格。 大唐遗珍--长武昭仁寺


大唐遗珍--长武昭仁寺

大雄殿,面阔三间,内无柱,为四根角梁挑起的梁架叠结构,放眼全国,这种古代木构建筑也仅有昭仁寺一例大殿单檐歇山顶。基座高1米,前有月台。大殿平面用檐柱12根,柱头用阑额、普柏枋联接,阑额至角柱不出头。转角、柱头、补间各施斗一朵结构简单殿内无柱,也不用七架梁,梁架由4根角梁和4 根转角梁架叠的八卦悬顶方式起拱,承托檩条和椽子。其结构方法是4根转角梁各置放在前后檐和两山的柱头斗在转角梁的中点置立柱承托前后檐下平和两山的承椽枋承椽枋上置平梁,平梁上置蜀柱组成山面梁架。明间两缝平梁则由四根角梁后尾挑托。平梁上置蜀柱和叉手承托上平结构精巧浮力学原理大唐遗珍--长武昭仁寺


大唐遗珍--长武昭仁寺

大唐遗珍--长武昭仁寺

大唐遗珍--长武昭仁寺

大唐遗珍--长武昭仁寺

大唐遗珍--长武昭仁寺


大唐遗珍--长武昭仁寺

大唐遗珍--长武昭仁寺

大唐遗珍--长武昭仁寺



大唐遗珍--长武昭仁寺

   寺内现存唐贞观四年(630)石碑1通,碑额镌“大唐豳州昭仁寺之碑”9个篆字。碑文为唐谏议大夫朱子奢所撰,传为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虞世南所书,碑文皆为寸楷述了李世民在武德元年(618)战败薛仁杲的情况以及寺院建设规模,其书法与其他唐碑有所不同,书法秀丽遒劲,刻工精美传神,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珍品。碑原立大殿西北,后迁殿前。

大唐遗珍--长武昭仁寺

大唐遗珍--长武昭仁寺


大唐遗珍--长武昭仁寺

大唐遗珍--长武昭仁寺

大唐遗珍--长武昭仁寺

大唐遗珍--长武昭仁寺


大唐遗珍--长武昭仁寺

大唐遗珍--长武昭仁寺

大唐遗珍--长武昭仁寺

大唐遗珍--长武昭仁寺

大唐遗珍--长武昭仁寺

   碑阴记为欧阳询撰,张淳书。下有宋绍圣元年(1094)题记。记此碑为虞世南所书
大唐遗珍--长武昭仁寺

大唐遗珍--长武昭仁寺

大唐遗珍--长武昭仁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