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铜川药王山石刻造像

(2017-03-27 09:07:52)
标签:

历史

文化

旅游

图片

分类: 陕西石窟
      药王山摩崖石刻造像(国1

 建造年代北周、隋、唐、宋、金、明、清

   药王山在北朝时始凿佛教造像,隋唐两代曾建有宝云寺,并广开造像。分布于山之东南隅东西长20多米的崖面上。现存8个洞窟、23个佛龛,共45尊造像,含关帝庙石刻。据清代重修碑记载,这里的造像是由殿宇改造而成的。旧有洞窟7个,1988年拆除洞壁,改建成现代化平面保护大厅。造像技法包括高浮雕、浮雕和圆雕,雕工细腻,线条流畅,形神兼备。造像黝黑发亮当地俗称“摸摸佛”,相传抚摸其身上某部位,便可祛除自身同一部位疾病,故其周身被磨得油光闪亮,其他几尊造像也跟着占了光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铜川药王山石刻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铜川药王山石刻造像
   第一龛: 菩萨上部左侧,浮雕一坐佛,佛着通肩袈裟,双手合什,坐于莲台之上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铜川药王山石刻造像
  中中层观音菩萨像,盛唐。赤足站立莲台之上,头束高髻,胸挂璎珞,肩披长巾,腰系锦裙,娥眉凤眼,面含腼腆,身躯修长,略向右倾,上身稍袒,乳房微耸,衣纹线条流畅飘逸,衣下肌肤隐约可见,充分表现了菩萨女性的特征。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铜川药王山石刻造像
   下部为一佛二菩萨三尊造像,中为阿弥陀佛,结跏趺坐,身着通肩袈裟,有身光,面部残,二菩萨袒肩披肩,手提净瓶,佛尘立于莲台上。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铜川药王山石刻造像
   下部左侧方形龛,阿弥陀佛造像,头部双元背光,结跏跌坐于莲台之上。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铜川药王山石刻造像
    第二龛: 弥勒造像,为整个石刻群最大造像。高约3米左右,像面目清秀,鼻梁隆起,耳垂厚实,头戴宝珠花蔓冠,用宝镜,莲花纹等组成复杂的璎珞,颈处有两道蚕结纹,右手残,左手向上托有宝珠放于左膝上,背部有圆形头光和火焰纹背光,刻有七个圆形光轮,光轮中有七宗化佛。像两侧正壁间刻有“华原县尉薛楷、华原县主薄刘宪、前周至县尉孙维肖”等题名。从造像风格与题名者官职判断,考古推定为北周后期造像。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铜川药王山石刻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铜川药王山石刻造像
 大明正德年刻立的《重修殿宇记》石碑。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铜川药王山石刻造像
   第三龛:保存比较完整的造像分上中下三层,上层浮雕一尊菩萨,结跏跌坐莲花座上。菩萨头戴花蔓冠,双手合什于胸前。中层为立像三尊,中为阿弥陀佛,左为观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宝相冠,斜披巾。中像右手上举,左手下垂,右像躯体略小,姿势与中像相同;左像右手上举,右手下垂。下层仅一尊造像。为盛唐时期的代表作。下层也是释迦摩尼造像,结半跏趺坐,有背光左右各雕龙云纹云团三组,腾空旋转,左为虎、象、狮,右为三位仙人,神态各异。佛祖左腿曲盘,右腿下垂于莲花上,该造像推定为唐中期作品。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铜川药王山石刻造像

 下层也是阿弥陀佛造像,结半跏趺坐,有背光,左右各雕龙云纹云团三组,腾空旋转,左为虎、象、狮,右为三位仙人,神态各异,此图为“天人神兽”共乐图。佛左腿曲盘,右腿下垂于莲花上,该造像推定为唐中期作品。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铜川药王山石刻造像

    第四龛:上下三层,最上层为二观音立像,二像左右对称,俗称“等身观音”,此造像离地面较高,故保护较好。二造像均头戴花冠,腰微微扭动,一手侧举挽带,一手下垂提净瓶。项式精美,衣着华丽,紧贴身躯,如曹衣出水,身姿婀娜,如天外飞仙,缓步而来。二造像充分的反应了佛教造像的世俗化倾向龛内左下侧为释迦摩尼佛,佛头为扭丝纹的波状肉鬃,身披通肩袈裟,僧衣紧贴身躯,结跏趺坐,伸开五指向下,作与愿印。该造像紧靠摸摸佛,也被摸的通体透亮。左侧造像仅雕凿出轮廓,为完工。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铜川药王山石刻造像
   中层二座观音立像,头戴花蔓高髻,一手挽带,一手持净瓶。面部表情柔美。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铜川药王山石刻造像
  下层开一大龛,雕凿一佛二菩萨三尊造像。中为毗卢佛,左为地藏菩萨,右为弥勒菩萨,均结跏跌坐。造像头部全部被盗凿缺失。仅留头光。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铜川药王山石刻造像
     第五龛:龛内雕凿释迦牟尼佛一尊,身披袈裟结跏跌坐莲花座上,手施降魔印。龛内有题记。据《补修古佛记》题记,为金大定元年(1161年)之作。
   
第六龛: 思维菩萨,宋代。头戴花蔓冠,有项饰缨络垂于胸前,头部有背光,有龙云纹和火焰纹。右手残缺,左手垂膝。菩萨右腿盘曲,左腿下垂,右手扶膝,左手残,脚踩莲台此佛也是民间所云——“摸摸佛”,通体被摸的发亮。从其造型及艺术风格看,显然不及唐代的水平。推论为宋初作品。

    下层为“华严三圣”造像,中为毗卢遮那佛,着通肩式袈裟,结跏趺坐于莲台。左为文殊菩萨,专司智慧,坐在雕有雄狮的莲台上,右为普贤菩萨,骑在白象的莲台上。三尊造像除文殊菩萨外,面部均毁损,均有背光。该造像靠近地面,看客关注不够,毁损也较多。考古推论其为金大定元年作品。护栏阻挡未拍摄。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铜川药王山石刻造像

   第七龛:为一坐佛,高肉髻,袒胸,卓褒衣博带的冕服。掌心向上作禅定印。法相庄严,座下雕刻有盘龙戏云弄水图,四周有转佛的通道,应为礼佛走廊。从造像风格推测应为明代之作。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铜川药王山石刻造像
   第八龛:有浮雕像五尊,为东方三圣造像,中为药师如来,结跏趺坐,坐于亚字形仰莲台上,手作与愿印。左为日光遍照菩萨,右为月光遍照菩萨,手有镯,臂有紃,头部有背光。下面有供养人二人,峨冠博带,形似儒生。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铜川药王山石刻造像

赤兔马浮雕
   位于摩岩石刻造像西旧关帝庙前崖下,属关帝庙内石刻,关帝庙在六十年代因建水泥厂运石料传输带而拆除,独留庙内石刻,故又称关帝庙石刻,俗称“关平拉马”。清道光十九年(1839)邑人雷九皋鸠工錾成。刻石属深浮雕,构图为一少年将军牵赤兔马石雕群。将军侧立,甲胄在身,英姿风发,气慨威武。赤兔马丰骨峥嵘,足踏“中原”,蹄下生风,大有破壁腾空之势。马后为松、竹浮雕。松下麋鹿卧地,松上猿猴攀登,一鹤离枝欲飞,刀工细致,神态如生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铜川药王山石刻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铜川药王山石刻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铜川药王山石刻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铜川药王山石刻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铜川药王山石刻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铜川药王山石刻造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铜川药王山石刻造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