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石窟之旅--泾河流域庆阳北石窟寺165号窟
(2017-01-23 10:11:44)
165窟,为北魏时开凿,是北石窟寺的第一座石窟。它是北魏泾州刺史奚康生在永平二年(509年)开凿的。窟高14.6米,南北宽21.7米,进深15.7米。平面长方形,覆斗顶。内造七佛(均高8米)。夹侍十四菩萨(均高4米),窟门内两侧雕交脚弥勒(高5.8米)、乘象菩萨(高3.5米)和阿修罗天。造像均褒衣博带、秀骨清像。窟顶四披浮雕本生故事"舍身饲虎"、佛传故事"宫中娱乐"等。窟门内外两壁留有许多宋、元、明墨书碑刻及题咏。此窟共有大型石雕造像23身,四壁还有千佛、飞天、乐人、佛传及佛本生故事浮雕造像110多身,内容相当丰富,是北石窟寺窟群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和最有价值的洞窟。
窟门内壁左侧为阿修罗天,通高3.5m,三头四臂坐像,着短袖衣;中面为平寂相,头戴小帽平顶;左右面为忿怒相,剃发,横眉倒竖紧锁眉骨,两眼凝视远方;鼻大唇厚。右像颜面红色仍然很明显,右手向外举长柄牌,左手于胸前紧握金刚杵,右上手擎日轮,左上手持月轮。背衬山丘浮雕云气,阿修罗天跏趺坐在方形座上,台座经过敷泥重修。迹象表明座上云气萦绕,象征位于大海之中,似有水族等动物。据佛经讲,阿修罗天为了见天女以手障日轮和月轮,由此发生了日蚀和月蚀。
窟内从左壁开始,左壁两身佛,正壁三身佛,右壁两身佛构成七佛。关于七佛前文已经有叙述,不在详解。
窟门内壁右侧乘象菩萨,通高3.4米。菩萨左侧身舒相坐在大象上,浮雕头光,头戴低鬘冠,秀发垂肩,面容平和,眼睛微闭,额上刻圆形第三只眼睛;宽项圈,一领帔巾自肩部垂下,在腹部十字相交,飘带挽于臂部自然垂下;右手扣于胸部,似有持物,上端残去(多为手执金刚杵),左手平放在左腿上;右腿自然下垂,左腿屈膝搭在右腿上;下着裙,裙裾作有规律的衣褶,衬托出菩萨形态的自然美。菩萨身前大象前肩侧身跪着一身驯象奴,个头不大,但形象勇猛,头上披着短发,面部作忿怒状,紧锁眉骨,遥视远方,赤袒上身,下着短裙;双手在胸前紧握驭象刺棒安库斯或驯象钩,这里作扁平方杖形,上端卷曲形似如意(图版3)。菩萨身后一身弟子单膝跪坐,形象厚憨,着僧衣,双手在前胸握着摩尼珠(似莲蕾,观察它的细部上面刻有花瓣、花蒂),其身份不得而知。菩萨坐骑大象形体高大,象鼻垂地增加整体的稳定感。大象身上鞴鞍,头戴笼头。背衬巨大月轮,空虚间漂浮着云气。这是一座以乘像菩萨为主像、前有驭象奴、后有弟子的组像。
浮雕画虽经千年岁月的侵蚀已经面部全非,但还是可以看到其浮雕的宏大场景和内容。石窟门右侧内壁上部坡顶的“舍身饲虎及佛传故事”浮雕图。
石窟门左侧内壁上部坡顶的“摩诃萨堙本生”浮雕图。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