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窟之旅--汾河流域太原童子寺遗址

(2016-11-25 09:21:13)
标签:

历史

文化

旅游

图片

分类: 山西石窟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龙山被峰

年代:北齐-唐

级别:全国第八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童子寺是北齐隋唐时期著名的佛教寺院。据明洪武《太原县志》记载:"童子寺,在县西一十里,天保七年(556年)北齐弘礼禅师栖道之所,有二童子于山望大石俨若尊容,即镌为像,遂得其名。"可知童子寺及大佛开凿于北齐天保七年(556年)。更为详细的记载是日本求法僧圆仁所著《人唐求法巡礼行记》,该书卷三记:唐开成五年(840年)圆仁到童子寺礼拜大佛,在大佛阁内见到早年所撰的碑刻,碑文记载:"昔冀州礼禅师来此山住,忽见五色光明云从地上空而遍照。其光明云中有四童子坐青莲座游戏,响动大地,岩嗽颓落。岸上崩处,有弥陀佛像出现。三晋尽来致礼,多有灵异。禅师具录,申送请建寺。遂造此寺,因本瑞号为童子寺,敬以镌造弥陀佛像,颜容颐(然),皓玉端丽。趺坐之体高十七丈,阔百尺。观音、大势至各十二丈"。正由于龙山闪现出种种神奇和灵异,弘礼禅师便在此建寺造像。当然,雕造如此宏伟的阿弥陀佛西方三圣像,可以想象没有政府的支持,单凭弘礼禅师是不可能完成的。《北齐书·唐邕传》记载了天保十年(559年)文宣帝高洋曾亲自登临童子佛寺一事。由此看来,童子寺大佛的雕造应与皇室有着密切的关系。
石窟之旅--汾河流域太原童子寺遗址

    入唐以后,童子寺又得到唐皇室的重视。唐高宗显庆六年(660年)春,唐高宗和皇后武则天出晋阳城西门,沿着蜿蜒曲折的硫磺沟中的小道,攀登至寺,瞻礼大佛。同年四月回长安后,又令内官特制一领袈裟,派遣宦官使者为大佛披挂。披挂之曰,道俗瞻睹者数千万众,成为"众人共知,不言可悉"的盛事(唐,道世《法苑珠林》所引《冥报拾遗》)。既然童子寺为皇室所重,自然有高僧在此弘法。敦煌文书中有唐玄奘《题童子寺五言》:"西登童子寺,东望晋阳城,金川千点绿,流水一条清。"玄奘是否到过童子寺已不可稽考,但他的大弟子慈恩窥基法师,即尉迟敬德之侄,曾从长安到此寺,宣讲玄奘的唯识论。在唐代童子寺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但由于山寺地域局促,发展空间有限,所以在晋阳城常乐坊内又建立了童子下寺。金天辅元年(1117年)这座著名的寺院毁于兵火,明嘉靖元年(1522年)重建。清乾隆和嘉庆时曾作修葺。嘉庆以后,这座千年古刹逐渐荒废,并为灌木树林所掩盖。
石窟之旅--汾河流域太原童子寺遗址

 

    童子寺遗址坐西朝东,可分为南北二个部分。北部为北齐大佛前的佛阁遗址,南部为寺院主体部分,两者相距65米。南部寺院为明代所建,遗址保存基本完整。中轴线上有山门、经幢和正殿,左右有配殿和钟鼓楼。在大殿中还发现了明正德十年(1515年)的铁钟和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嘉庆十年(1805年)重修碑记。在大殿月台前竖立着一座唐代石经幢。石窟之旅--汾河流域太原童子寺遗址

石窟之旅--汾河流域太原童子寺遗址

石窟之旅--汾河流域太原童子寺遗址

石窟之旅--汾河流域太原童子寺遗址

石窟之旅--汾河流域太原童子寺遗址

石窟之旅--汾河流域太原童子寺遗址

   寺院西面约5米为自然山体,崖面上有石窟5个。窟内主尊造像均风化严重,形象不清,但壁面残存的佛龛样式和千佛像明显具有北齐造像特征。毫无疑问,这些洞窟开凿于北齐时期。因此,我们推测,明代可能是在早期寺院遗址上重建的。这样,童子寺初创时期,寺院与供禅修的石窟构成一个整体,即前寺后窟的山地寺院模式。

石窟之旅--汾河流域太原童子寺遗址

石窟之旅--汾河流域太原童子寺遗址

石窟之旅--汾河流域太原童子寺遗址

石窟之旅--汾河流域太原童子寺遗址

石窟之旅--汾河流域太原童子寺遗址

石窟之旅--汾河流域太原童子寺遗址

石窟之旅--汾河流域太原童子寺遗址

石窟之旅--汾河流域太原童子寺遗址

石窟之旅--汾河流域太原童子寺遗址

石窟之旅--汾河流域太原童子寺遗址

石窟之旅--汾河流域太原童子寺遗址

石窟之旅--汾河流域太原童子寺遗址
    佛阁遗址是童子寺的主要宗教活动场所,按唐代圆仁所记,佛阁为两重楼阁,规模十分宏伟。由于遗址上被大量从佛像和崖壁崩塌下来的大石头叠压,堆积厚达10余米。目前佛阁内部尚未清理完毕。佛阁主体面宽35米,进深15米。墙体用条石垂直砌筑,现存高度7.5至8米余。墙体的北部一部分直接砌筑在自然岩体上。墙体中部,即明间开门。墙体外部无雕刻,内部则满雕千佛,千佛形象与北齐佛像一致,说明佛阁主体的建造年代在北齐时期。即北齐大佛雕刻完成后就建造了佛阁,以庇护大佛。

石窟之旅--汾河流域太原童子寺遗址

石窟之旅--汾河流域太原童子寺遗址

石窟之旅--汾河流域太原童子寺遗址

石窟之旅--汾河流域太原童子寺遗址

石窟之旅--汾河流域太原童子寺遗址

石窟之旅--汾河流域太原童子寺遗址

石窟之旅--汾河流域太原童子寺遗址

石窟之旅--汾河流域太原童子寺遗址

石窟之旅--汾河流域太原童子寺遗址

   佛阁内南部依山崖雕一菩萨像。但风化坍塌十分严重,造像仅存半身,势若一危石矗立于崖壁前。崖壁雕凿千佛。北部已经加盖大棚保护,无法目睹,情况不明。从南部造像分析北部应有菩萨造像,中间凿一大佛,左分别凿菩萨,崖体四壁雕凿千佛,崖前建木制佛阁,以保护大佛。 佛阁前建一座高达5米余的燃灯石塔。从燃灯石塔正面对大佛的位置看,石塔是为供养大佛而建造的。
石窟之旅--汾河流域太原童子寺遗址

石窟之旅--汾河流域太原童子寺遗址

石窟之旅--汾河流域太原童子寺遗址

石窟之旅--汾河流域太原童子寺遗址

石窟之旅--汾河流域太原童子寺遗址
  

在佛阁遗址内近年来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砖瓦等建筑构件,主要是唐代莲花瓦当、兽面瓦当、筒板瓦、鸱尾残块等。目前尚未发现晚于唐代的遗迹和遗物。虽然这些都是佛阁废弃后的遗物,并不能证明现存佛阁遗址的废弃年代,但可以说明佛阁的重修年代应在唐代。遗址中同时出土了许多北齐的佛、菩萨和力士像等。童子寺属于石窟与寺院相结合的山地佛寺类型。迄今为止,国内尚未发掘过同类寺院遗址,尤其足大佛前的佛阁建筑还没有发现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