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匈奴人最后的都城--统万城遗址

(2016-10-07 09:58:49)
标签:

历史

文化

旅游

图片

分类: 长城、古城(堡)、边寨遗址
     匈奴,一个神秘的游牧民族;匈奴人,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草原文明;赫连勃勃,最后的匈奴大单于;统万城,匈奴人留下在世界范围内唯一的都城遗址;1600年大漠土城,诉说着一个又一个传奇……
匈奴人最后的都城--统万城遗址

    统万城东晋时南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都城遗址也是匈奴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唯一一座都城遗址,是中国北方最早、最著名的都城,已有近1600年历史。统万城始建于公元413年,竣工于公元418年,由汉奢延城改筑而成。后来在北魏太武皇帝拓跋焘一统北方期间,统万城被攻克,从此设置为统万军镇
匈奴人最后的都城--统万城遗址

   公元487年置夏州,以统万城为夏州治所,据《水经注》记载,此时的统万城"雉堞虽久,崇墉若新"。说明该城保存的还相当完整。隋时统万城属朔方郡管辖,为朔方郡治所。公元617年(大业十三年)朔方郡将梁师都反叛,据统万城称帝,国号梁,建元永隆。
匈奴人最后的都城--统万城遗址

公元628年(唐贞观二年)唐军平定梁师都,以其地复为夏州,统万城为夏州治所。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改夏州为朔方郡,公元758年(乾元元年),复为夏州。五代时期,夏州为党项族李氏割据,其间也经有战乱,但统万城在军事及交通上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匈奴人最后的都城--统万城遗址

北宋初年,统万城为西夏人所据,割夏州,其后,宋与西夏互为攻占。公元994年(淳化五年),宋军攻占夏州,太宗下令迁民毁城。统万城头道城(即外廓城)城垣,即毁圮于此时。据遗存现状及史料记载推测,这一阶段统万城应无大规模的建设活动,形制、规模仍基本保持了大夏国都时的景况。目前保存基本完好的就是内城,也就是皇城。匈奴人最后的都城--统万城遗址

统万城主要是用石灰、石英砂和黏土,也就是现在说的“三合土”版筑而成,因使用白黏土,墙体成白色,当地百姓把统万城于叫“白城子”。统万城城址由外廓城和内城组成,内城又分为东城和西城两部分,由东向西依次为外廊城、东城和西城。外廊城平面呈长方形,周长约4700米。东西城中间由一道墙分开,东城周长为2566米,西城周长2470米,东西城的四隅都有突出城外的平面呈长方形或正方形墩台,皆高于城垣,西南隅墩台高达40余米,仍存城垣高出地面约1-10米匈奴人最后的都城--统万城遗址


匈奴人最后的都城--统万城遗址

匈奴人最后的都城--统万城遗址
    统万城是至今保存基本完好的唯一早期北方少数民族王国都城遗址。遗址白色墙体,林立的马面,高耸的角楼,独特的"祟台秘室"结构和雄伟的宫殿楼观遗址,清晰地勾引出这座以"一统天下,君临万邦"之意而命名的大夏国都城的轮廓和规模 。       匈奴人最后的都城--统万城遗址匈奴人最后的都城--统万城遗址

内城西南角的墩台又高又大,高约20米,板筑每隔十层至十八层不等即有平列椽孔一排,上下共有椽孔十层,椽孔中间有木椽头尚未全朽,墩的中部有一窑洞穿透。匈奴人最后的都城--统万城遗址

内城西北角的巨大墩台,内城保存基本完好的两个内城墩台。
匈奴人最后的都城--统万城遗址

匈奴人最后的都城--统万城遗址
东北角的内城墩台
匈奴人最后的都城--统万城遗址
 东南角的墩台,墩台上的窑洞是近代在城墙上开挖的。
匈奴人最后的都城--统万城遗址
   内城西城墙是目前相对保存比较完整的,西城墙高大的马面。马面是古代城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般都是实心的,但统万城高大的马面是中空的,用来储存军需物资,有专家认为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祟台秘室"结构。
匈奴人最后的都城--统万城遗址
   内城西城门瓮城遗址,考古发掘后没有回填,下雨就成了蓄水池,遗址部分墙体已经开始坍塌,看着让人心疼。
匈奴人最后的都城--统万城遗址

匈奴人最后的都城--统万城遗址
   
       内城城内中部稍偏西南,有一座土墩,高约10米,久经风雨剥蚀,形状已不规则,但板筑仍很清楚。每层厚0.16米,自下至上,有椽孔成方形;大小不一。每孔平行距离约2米,上下每隔板筑2l层,即有椽孔一排。通过考古发掘这就是皇城内的永安殿遗址,永安殿是赫连勃勃和赫连昌处理朝政的地方,也是内城的最高点。
匈奴人最后的都城--统万城遗址

匈奴人最后的都城--统万城遗址
   统万城遗址在毛乌素沙漠中沉睡了千年,在清代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陕西怀远知县何炳勋奉命调查统万城,才确定统万城即为夏州城。匈奴人最后的都城--统万城遗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