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窟之旅-黄河流域永靖县炳灵寺石窟(五)

(2016-05-23 08:02:01)
标签:

历史

文化

旅游

图片

分类: 甘肃石窟
     位置:甘肃省永靖县王台乡小坪村小积石山大寺沟

         年代:北魏-明

         级别: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炳灵下寺沿沟底朝东北走2.5公里即到炳灵上寺,这里名大寺沟,四面环山,林木葱茏,聚宝盆式的地形,又与下寺开放式地形不同,可谓别有洞天。清人邓隆诗云:"奇绝灵岩寺,锦屏四面开,石人环拱处,龙脉蜿蜒来",拿来形容上寺景色,是最合适不过的上寺现存窟龛13个,造像九尊和壁画
石窟之旅-黄河流域永靖县炳灵寺石窟(五)

  上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隋唐,上寺大佛洞内雕塑有4米高的弥勒佛像l尊,神采丰满,形象端庄,不失隋代造像遗风。现上寺寺院东边山崖上,以及喜佛沟下层的山崖上,有唐代开凿、明代重修的窟龛两个。据《安多政教史》记述,文成公主当年过境时就居住在这里。元、明以来,这里一直是炳灵寺宗教活动的中心
石窟之旅-黄河流域永靖县炳灵寺石窟(五)

  明代,炳灵寺上寺曾建立密宗院,万历年间修建卓玛殿,以后因战乱频繁,卓玛殿屡毁屡建,清康熙十四年、民国二十六年、1986年都曾重塑卓玛佛像
   康熙年间,炳灵寺上寺又修建了藏经楼、文殊殿、观音殿、护法堂、十六尊教堂、尊音神堂等。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敕封上寺嘉杨隆珠为护法禅师呼图克图(即转世活佛),是康熙册封的十八个活佛之一,已传世八代,其弟子喇嘛十余人现居上寺行管理之职。
石窟之旅-黄河流域永靖县炳灵寺石窟(五)

    炳灵寺上寺内还存有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刊印的大藏经一部60余卷,为佛教经典中的主要经典,是由骆驼运到炳灵寺的。寺内现存的唐卡画,有绿度母、千手千眼观音、坛城图、文殊菩萨等画卷,制作精美,色泽绚丽,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中绿度母唐卡画是九世班禅赠送给上寺的
石窟之旅-黄河流域永靖县炳灵寺石窟(五)
    二号龛,隋代,上寺东侧的山崖上,距地面12米,有楼梯。天然洞穴人工略作修整摩崖大龛,穹窿顶。龛内石胎泥塑一倚座弥勒大佛,高4.29米,螺发有顶严,面目清秀,眉间有突起的毫光,双耳垂肩,袒右袈裟。右手平放在右膝上,手指微上伸,手心朝下。左手平伸于胸际,手心置一法轮,双足踩覆莲。佛像身后有红、蓝、绿三色相间彩绘背项光,身上刷桐油,龛内墙壁上绘流云纹。龛外有民国二十七年修建的木构窟檐。
石窟之旅-黄河流域永靖县炳灵寺石窟(五)

石窟之旅-黄河流域永靖县炳灵寺石窟(五)
    八号窟,睡佛洞,明代,天然洞穴人工略作修整长方形平顶窟,窟内无造像,有少许壁画,现代塑睡佛一尊。
石窟之旅-黄河流域永靖县炳灵寺石窟(五)
   九号龛,明代,天然洞穴人工略作修整成小龛,龛内泥塑拱形背屏,岩石上凿有平台,原有塑像,现不存,
石窟之旅-黄河流域永靖县炳灵寺石窟(五)

石窟之旅-黄河流域永靖县炳灵寺石窟(五)

     十二窟,明代,天然洞穴,高约2.4米,宽2.3米,窟外侧有桩孔,原有木制结构建筑,造像无存。正壁彩绘佛背光,背光两侧各绘一弟子像,右侧弟子像周围绘四身菩萨像,菩萨头戴花冠,绿色披巾,结跏跌坐莲台上,左侧弟子仅存头部。上部绘一菩萨和供养人像。左壁绘一佛头部残,结跏跌坐,手持钵。佛左侧绘一菩萨,头部残,上身袒露,赤足立于莲台上。
石窟之旅-黄河流域永靖县炳灵寺石窟(五)

石窟之旅-黄河流域永靖县炳灵寺石窟(五)
     十三龛,明代,崖壁浅龛,龛内无造像,正壁原绘有两座喇嘛塔,现不存,现代重新彩绘,龛右侧现该有一小屋为上寺喇嘛修行之所。

石窟之旅-黄河流域永靖县炳灵寺石窟(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