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万里长城第一臺---镇北台

(2014-09-04 11:20:46)
标签:

历史

文化

图片

分类: 长城、古城(堡)、边寨遗址

万里长城第一臺---镇北台

 

 

 

 

 

 

 

 

 

 

 

 

 

 

 

 

 


万里长城第一臺---镇北台

镇北台位于榆林市城北4公里之红山顶上。镇北台是明代长城遗址中最为宏大、气势最为磅礴的建筑物之一,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和“万里长城第一台” 之称。

万里长城第一臺---镇北台
               
万里长城第一臺---镇北台

万里长城第一臺---镇北台

 镇北台据险临下,控南北之咽喉,如巨锁扼边关要隘,为古长城沿线现存最大的要塞之一。镇北台建于1607年,属于万里长城防御体系之一的观察所,是明长城中部的要塞之一,台为正方形,四层,外砌砖石,占地5000平方米。

万里长城第一臺---镇北台

                   第一层为基座,北长82米,南长76米,东西各长64米,周长320米,进深12米。四面围以墙垣,内墙高5.5米,外墙高10米,上设垛口,东墙南侧置城门,东南内侧置砖石马道。

第二台高16.6米,周长130米,进深5米,二层台南墙中开设券洞,内砖石踏步直通三层,券洞横额石刻“向明”二字,北面石刻“镇北台”(已毁),均为万历时延绥巡抚涂宗浚所书。现“镇北台”三字为当代书法家魏传统所题。第三层高4.1米,周长88米,进深3米。台东外砌砖石踏步达四层。第四层高4.4米,周长35.44米,顶层台面积225平方米,四边各进深2米,正中原建砖木结构方形瞭望哨棚一间,清末坍塌。各层四面均围以女儿墙及垛口,台地面铺青砖。 万里长城第一臺---镇北台
                  
万里长城第一臺---镇北台

万里长城第一臺---镇北台
                 
万里长城第一臺---镇北台

第一层城垣内建有守台戍卒营房,现仍存部分遗址。 台的每层有石台阶可登,台依山据险,巍峨挺拔。站在镇北台之顶远眺,金沙蓝天、碧澄水库、逶迤长城、绿色林带和欣欣向荣的城郊建设风貌相辉映,构成了无比绚丽的彩色画卷。

 镇北台东侧有同期所建的“款贡城”,周长668米,占地约2公顷,为蒙汉官方敬献贡物、赠送礼品、洽谈贸易的城池。城池险要,与镇北台构成了完整的榆林长城建筑体系。台西南800米处,有明代易马城遗址,面积约6.5公顷,是蒙汉民间自由贸易的城池,也是蒙汉民族和睦相处的历史见证。 万里长城第一臺---镇北台

 

 

 

 

 

 

 

 

 

 

 

 

 

 

万里长城第一臺---镇北台

 

 

 

 

 

 

 

 

 

 

 

 

 

 

 

 

 

 

 

 

 

“易马城”红山市蒙汉互市期,“万骑辐辏”,蒙古牧民赶着牛、羊、驼、马和驮着各皮毛.各地汉族商人携带大量布匹、绸缎、盐茶、烟酒从四面八方也来到红山市。这里牛羊成群,帐包鳞次,驼叫马嘶,人声鼎沸,一派蒙汉贸易热闹景象。对此,清初文人杨蕴在<镇北台春望>中写道:关门直向大荒开,日日牛羊作市来,万里春风残雪后,游人指点赫连台。人们站在镇北台顶端,举目四眺,数十里景物尽收眼帘,一览无余。东南:那片片林网农田,纵横渠道,杨柳成行,以及那历尽沧桑的榆林古城风貌、波光粼粼的榆溪河流和那西沙楼房林立的新型现代化城市;西北:则是塞外风光,那无数绿化山峁和沙丘环抱着绿洲,台下:易马城、款贡城,还有红石峡和峡上的平湖。 

万里长城第一臺---镇北台

 

 

 

 

 

 

 

 

 

 

 

 

 

 

 

 

 

 

 


万里长城第一臺---镇北台

万里长城第一臺---镇北台

万里长城第一臺---镇北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