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价财经房产观点产经专栏杂谈 |
日前出台的国务院“10号文”的治市力度无疑更胜2007年,堪称史上之最。在这样的重拳打击下,房价没有理由继续疯狂上扬,价格下行应该是市场共识。但房价究竟能下跌多少,会不会触底,会不会再反弹?笔者认为,即使再高明的预言大师也不敢断言。理想的效果是,房价能回归到合理的水平,即房价收入比回归到3倍至6倍这一合理区间,挤出泡沫控制暴利,并使价格保持相对稳定。
要达到理想效果,笔者以为目前的房市调控政策看起来很凶猛,但其实仅是退烧而已,还不足以治“根”。无论是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还是暂停炒地房企上市和再融资,这些“暂时措施”显然只是“止疼片”,但治疗房市“癌变”需要长效药。因此,我们既期待降火猛药,更期待有关方面早日开出长效药,以防
“止疼片”药效一过房市继续发烧。
笔者注意到,“10号文”刚一露面,市场上就出现了“精确打击”之类的溢美之词。不可否认,房贷新政打击炒房的意图比较明确,但笔者认为现在还不是高唱溢美之词的时候,当务之急是如何完善并修补各项政策的漏洞,鞭策有关职能部门明确各自调控目标,并对“炮火”下的市场展开追踪调查,以掌握市场真相,客观评估政策效果,避免烟雾散去之后出现尴尬局面。
其一,要特别提防房市再现“弹簧现象”。房价疯狂的这几年,我国几乎每年都会出台不少调控政策,每一轮宏观调控,不但承载了决策层的期待,同样也寄托着公众的希望。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政策一发力,房价就回落;政策一松劲,房价即反弹。房价最终不但没有回归到合理水平,甚至调控之后反弹得更厉害了,最后不能不说调控变成了“空调”。
其三,要高度警惕房价回落假象。有了“10号文”,房价回落是必然的,但究竟是真回落还是假回落,我们要擦亮眼睛来观察。例如,某些开发商表面看上去是顺应调控而降房价,实际上却是先提高价格再打折销售,其实是在利用宏观调控搞促销。笔者尤其要提醒统计部门,房价采集数据不能再由开发商报送了,需要建立科学的统计方法来反映市场真相,因为政策遏制房价,开发商当然是不会说真话的。另外,还需格外警惕某些地方暗地里救市和各种救市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