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反腐作家”当好“反腐省长”的双重期待

(2008-01-30 17:25:32)
标签:

观点

时评

文化

 

 

     被称为“反腐作家”的张平日前当选为山西省副省长,他的当选强烈地挑动着政坛、文坛内外的神经,网上更是评论如潮。有作家表示,张平身上更大的意义在于他作为一个有“反腐”旗号的作家,可见选拔干部的领导非常有勇气,也显示了中央极大的反腐决心。

     显然,张平当选副省长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不是因为他作为不同层次的代表进入权力核心,也不是因为他是知名作家,而主要是因为他是一个“反腐斗士”。他的大多数文学作品如《抉择》、《国家干部》都有一个鲜明的印记“反腐”。尽管这种“反腐”是纸面上的,是文学式的,但他“反腐”的精神和决心暗合了公众心理。
     尽管从中央到地方一直高举反腐大旗,也的确查处了一批批大案要案和大人物,但是,与几乎每天都发生的腐败事件相比,我们的反腐工作无疑很长期、很复杂、很艰巨。可以说,“反腐作家”张平当选副省长引发关注,恰恰说明公众很焦虑——尽管反腐工作要依靠制度来实现,把希望寄托在个别官员身上不现实。
     显而易见,不管张平是“反腐作家”还是“反腐科学家”,公众期待的是一个“反腐省长”、“反腐斗士”,希望把他在其它领域的反腐决心和反腐智慧融入到政治经济领域,以造福一方。可能这种期待对张平而言是莫大的压力,但是,面对反腐形式和中央要求,这种压力也是必然的。
     笔者以为,尽管各地的换届选举都很受关注,但公众对张平的关注却是独特的,这是因为公众对官员的第一期待是廉洁奉公,其次才是能力、干劲及其它。如果一个官员能力再强、干劲再足,但是如果不廉洁奉公,他的能力和干劲就偏离了方向——能力和干劲成了官员个人利益的助推器,与公众有何关系?
     因此,张平受关注是必然的,廉洁奉公也是公众考量领导干部的最主要标准。不过,要想让更多的张平这样的“反腐斗士”进入权力核心,不仅选拔干部的领导要有勇气,而且更要有适合“反腐斗士”在官场生存的环境。笔者以为,“反腐作家”变“反腐省长”,是公众最真切的期待,这种期待不仅是对张平本人的期待,更是对政府反腐工作的进一步期待。
    首先,张平从作家到省长的角色转换值得期待。众所周知,文学作品虽然来源于生活,但并不能和生活划等号,作家创作反腐作品和现实反腐有着本质的区别,可以说,现实反腐比创作反腐作品更复杂更有挑战性,能当好“反腐作家”并不一定能当好“反腐省长”,这次当选是对张平反腐决心、智慧的全方位考验,尽管张平不一定主管反腐工作。
    有人会认为,张平在文联、作协、民盟等许多机构,都担任了时间不短的领导职务,应该问题不大。但也要看到,身处权力核心的一省之长与张平过去所担任的职务比起来,现在肩上的担子更重,涉及到的利益更多,过去直接为作家、小众群体服务,现在为一个省的大众服务,本身就有区别。
    其次,能否为“反腐省长”创造反腐环境值得期待。如果多数人或忍让腐败或腐败,只有少数人去反腐,那么这些少数人就成了孤独的“反腐斗士”,就面临很多制约,就有可能“受伤”。因而,要想让“反腐省长”发挥作用,仅靠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必然打破腐败这个大染缸,让制度为反腐护航。
    笔者认为,张平当选会否为近年中国文坛的“从政”潮流助推一把?这个问题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张平当选会否为近年“反腐斗士”的“从政”潮流助推一把?即张平当选副省长被寄希望于推进反腐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