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传出消息,面对目前住宅价格较高、优秀人才受经济影响难以留住的现实,北京海淀区有望成为全市试点,建设一批政府廉租房,用来提供给企业高端人才、公务员、教师、留学人员等群体。(据《北京青年报》)
目前住宅价格的确较高,但是否是人才流失的一个理由呢?笔者认为此理由难以自圆其说。这是因为,决定人才去留的几大因素,首先是创业和就业环境是否适合人才,其次是人才的权利和利益是否能得到保障,最后才涉及生活问题,而房价问题只是生活问题中的一个小项,不足以影响人才的去留。
笔者甚至认为,依靠政府来解决住房问题的企业高端人才和留学人员也算不上什么人才。
更重要的是,廉租房是为低收入者建造的保障房,或者说专用房。如果让公务员、企业高端人才等也来住廉租房,就等于说是让公务员和穷人去“争”廉租房。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国现有的廉租房数量少得可怜,低收入者尚且都“吃不饱”,怎么能让收入还不算低的公务员来瓜分呢?
众所周知,现有的廉租房根本就不能满足低收入者需要,政府对廉租房的财政投入和土地划拨本来就捉襟见肘,怎么能经得起再分配呢?再说,公务员、企业高端人才等也不符合廉租房的申请条件啊。比如《北京市城市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及配租管理办法》就对申请条件有详细规定,一人户廉租住房保障家庭最低年收入确定为6960元及以下,2人户家庭年收入须在13920元及以下。试问,企业高端人才、公务员、教师、留学人员等群体符合北京廉租房申请标准吗?
廉租房是“公平房”,是低收入者的“福利房”,这应该是地方官员应有的共识。如果让公务员也住廉租房,就等于是用纳税人的钱来解决公务员的住房问题,这如何取得纳税人的认可?换言之,如果公务员住廉租房,那些与公务员收入不差上下的市民也有权要求住廉租房。可以说,公务员住廉租房又倒退到了房改之前的单位分房,只不过从单位分房变成政府分房了。
去年底,深圳对全市的政府租赁房进行清理,坚决杜绝“开着奔驰宝马要房子”的现象,一旦查明拒绝退出房子的公务员,将予以开除。而北京海淀区却与之相反,不但不清理公务员住房,还要给公务员建房,这是进步呢还是退步呢?再问,北京海淀区
低收入者的住房保障问题都解决了吗?政府的公共职能是用来“劫贫济富”的吗?
据称,北京海淀区给公务员建廉租房一事正在论证中,笔者认为毫无论证的必要,因为对于既不符合保障政策又难以取得公众认可的论证,是一种浪费。甚至可以预言,地方政府一旦开了公务员住廉租房的口子,将会导致更多优秀的廉租房源被公务员挤占,低收入者的住房保障更变成一个遥远的话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