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发商因何不怕政府处罚

(2007-09-03 18:48:31)
标签:

房产/置业

房产


        
    重庆一房地产商采用超额发放VIP卡的方式售楼盘,人们买了号交了定金,却买不到房子,导致千人骚乱。该房地产商被重庆市政府处以182万元罚款。不良经营行为也被记入企业的信用档案。 
    这张罚单被认为是重庆有关部门针对违规开发商开出的最高罚单。今年3月,广州市规划局因处罚金满花园开发商1500万元巨额罚款闹上公堂的事件曾轰动一时。在当下楼市调控的关口,政府针对违规开发商只有三种处罚方式,一曰整改,二曰曝光,三曰罚款。以罚代管几乎成了地方主管部门整顿楼市秩序的主要武器。但是,各地主管部门一味向开发商开罚款单往往掩盖了很多实质问题。
    问题一,罚款很容易掩盖政府部门和开发商之间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开发商很多违规行为政府主管部门并不是不知情,而是视而不见。譬如,金满花园开发商就指出,在1998年—2000年的建设过程中,市、区规划部门是知情的,并非“未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建设”(新华网广州3月23日电)。
    甚至,一些政府主管部门还有可能在做开发商的保护伞,政府主管部门之所以会对开发商开出罚单,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民众情绪和媒体曝光让政府部门压力增大,另一方面,开发商的违规行为过于出格,超出了主管部门的容忍底线,让地方主管部门兜不住了。基于这两个原因,地方主管部门才不得不罚,会通过罚款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罚款的目的主要是给外人看:一给上面领导看以表政绩,二给民众看表明自己有作为,三是在提醒其他开发商注意,少惹麻烦。
    问题二,罚款很可能掩盖开发商继续违规的事实。开发商之所以知法犯法、顶风做案,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所交罚金远远小于违法所得。如果说,罚款前开发商在违规时多少有点心惊胆战,或者多少有点愧疚感的话,那么交完罚款后,开发商就坦然了,也很有可能继续违规,反正这点罚款在财大气粗的开发商眼里就是毛毛雨。而且,开发商违规铸成的很多事实,已经很难改变。这主要是由于政府主管部门监管滞后造成的,所以只能草草了事。
    问题三,罚款表面上看是让开发商来“埋单”,实际上最终还得加到房价中,由买房人来“埋单”。因为,不管是开发商装进腰包的钱,还是所支付的罚款,都是通过提高房价来获得,房价中的利润包含了开发商的所有成本,包括罚金。
    但是,只要房价继续高涨猛进,开发商是不怕政府主管部门处罚的。让开发商停业整改其实是在帮开发商捂盘;在市场供小于求的情况下,曝光也不会影响房子销量;而罚款不但不能伤到开发商的毛发,弄不好还会助长开发商继续违规的嚣张气焰。所以,对于一味以罚款来代替管理的部门来说,必须创新思维。
    那么,对于开发商故意违规行为就无药可治吗?其实未必,笔者试举几例。首先,要通过整顿楼市商业贿赂打破开发商与地方主管部门官员之间的利益同盟关系;其次,地方主管部门要么处罚手段过于单一让开发商了然于心,要么处罚定性太轻让开发商花钱了事。而解决的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让处罚成本大于违法所得,让开发商因为违规而得不偿失,譬如强制开发商把所有违规建筑都拆除,甚至有必要吊销开发商的从业资质,把违规开发商清理出地产圈。同时,也可提高开发商的准入门槛,把信誉差的开发商挡在门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