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日前透露上半年商品房投诉量上升了15%,位居第一。宣传夸大、房屋质量差、合同违约多、产权难办理是最令消费者头疼的四大问题。其实,这四个问题都老掉牙了,不知道有关部门是否对其还能保持磁性。
根据中消协提供的资料显示,从1997年中消协开始受理商品房投诉以来,这方面纠纷的解决率大约为80%,远远低于其他商品97%的平均解决率,是所有商品投诉中解决率最低的。
试想,作为国内最权威的消费者维权组织,连中消协都为商品房投诉深感“头疼”,更何况普通民众呢?
据说,中消协为商品房投诉深感“头疼”的原因是维权时面临很多困难,譬如取证难、追究责任难、隐蔽性质量问题发现难等。之所以出现这么多的难题,既有所有政府力量都放在稳定房价上,消协孤掌难鸣的原因,还有法律不健全的原因,譬如期房延期,如何弥补消费者的损失?对于遇到这方面的投诉,消协面临无规可依的尴尬。
商品房投诉总量第一,应该说这对行业信誉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然而,在高房价面前,其他问题似乎都变得不再重要——政府几乎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在稳定房价上,其结果是,房价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好,其他问题却不断冒出,类似于投诉这样的问题要么解决不彻底,要么无心解决。
可以说,高房价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全民关注高房价也是一个危险的信号。高房价的危险性在于,对房地产行业来说,有泡沫的威胁,前提透支了消费力,影响行业可持续发展;对地方政府来说,把政绩和财政收入系于一个行业显然是极其片面的;对消费者而言,因为高房价要为“奴”,显然是可悲的。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莱茵哈德·泽尔滕的话说,就是大家都好像在参加一场危险的游戏,追逐一个越来越高的价格,这是非常危险的。
另外,高房价的危险性还在于,其推迟了很多本该爆发的矛盾,譬如对物业收费的集中探讨及解决;同时掩盖了很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譬如说车位炒卖开始风行,但关注率却很低。再譬如说,规划不科学导致发展不均衡。物业管理、车位、房屋质量、合同违约、装修等这些被高房价掩盖或被弱化的问题,迟早要爆发出来,其晚爆发的危害性不言而语。
商品房投诉只是被
高房价掩盖的其中一个问题,高房价高投诉基本印证了“萝卜多了不洗泥”这一浅显道理。但是,房价没有压下去,投诉却翘起来的事实,已经充分说明宏观调控不是一盘棋。而地方政府热中于高房价的现象只能说明两个问题:一方面受各方面压力,集中力量稳定房价。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热中于高房价也有“趁乱打劫”的嫌疑。
众所周知,住房之所以和教育、医疗并列为三大民生问题,主要是因为房子是最大宗商品,对大部分人的影响甚至用一生一世来形容。因此,围绕房子的任何问题都马虎不得,稳定房价以解决未买房人的住房问题很重要,同时,为已买房人排解后顾之忧同样重要,因为不管是未买房人还是已买房人,其权益都是对等的。类似于高投诉这样的现象,对楼市的伤害也是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