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产权房”一边被叫停,一边继续热火朝天的建造。
北京以外的城市依然对“小产权房”不理不睬。
建设部发布买房风险提示,特别提醒城市居民不要购买在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否则将无法办理房屋产权登记,不受法律保护。引来不少评论
。其实,对
“小产权房”的讨论,和“人人想买房”、“房奴”等话题没有实质区别,都是房价快涨的恶性效应。
对“小产权房”的优缺点,各方也已评论很多,这里不再赘述。我要说的是,过去政府主管部门对待“小产权房”模棱两可的态度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要么“扶正”,要么叫停。总之,建设部提示城市居民不要购买“小产权房”的做法,实在让人猜不透其用意。如果说否定“小产权房”,就应该出台措施,坚决遏止“小产权房”的建设、销售——从源头上取消。
如果说肯定“小产权房”,就应该出台政策加以规范,避免“小产权房”变成“没娘管的孩子”。
但“小产权房”存在数年的事实,已经证明政府是在默许,也是在纵容,更是调控房价能力不济的体现。建设部不疼不痒地发布风险提示,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相反,只能给民众留下政府不作为或者逃避责任的印象,给一些开发商留下钻政策空子的借口。但是,把所有风险都让买房人来扛,显然不是一个执政为民的政府的所为。
“小产权房”如果继续在大雾中行走,对政府、买房人等都没有什么好处,只能让市场更混乱,让局面更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