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楼市链条上的三只“蚂蚱”

(2006-11-21 19:34:58)
 
 
   央行在公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06)》中发出警告,在房价攀升和房地产信贷规模较大的情况下,需关注房地产市场波动带来的宏观经济波动、房地产价格下跌和房地产信贷下降以及银行信贷损失等3大潜在金融风险。(《中国证券报》消息) 
    这份报告可以看作是央行对今年地产金融形式的基本判断,这个判断从银行业角度而言,如果也分警色级别的话,央行的表态无疑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信号:金融风险或者说楼市风险现在至少处于橙色阶段。 
    央行报告认为,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将分别影响到投资和消费,进而对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产生负面影响。当前房地产市场前景尚不明朗,如果房价出现较大幅度下跌,银行自身持有的房地产抵押价值会降低,冲抵银行自有资本,银行资本的下降会使银行减少对房地产的信贷投放,推动房价更大幅度的下降。很明显,央行发出的警告完全可以看作是在维护银行业本身的利益,与他无关。 
   但是,至于银行业之外的楼市、买房人等利益体的利益,央行在报告中很少提及。众所周知,银行和楼市曾经是多么密切的利益共同体,但在风险面前,我们看到了央行的“自卫”,却没有看到房地产行业的主管部门站出来维护行业利益,而购房人所面临的风险更谈不上谁来预警了,似乎只能让购房人自行判断。 
    需要提醒央行注意的是,金融和楼市就是一根绳子上的两只“蚂蚱”,金融有风险就意味着楼市有风险,这些风险继而会波及购房人,如房价整体下跌,购房人资产自然也会缩水。所以,当央行在维护自身行业利益的同时,需要顾及楼市利益和购房人利益。因为楼市和购房人过去是银行业的“衣食父母”,未来的利益也不容忽视。 
   其实,央行出台这样的预警报告早有先兆,信号一,个人不良贷款率上升,个人住房贷款占个人消费贷款的90%以上,截至2005年末,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为2.55%,比上年上升0.75个百分点。其中,今年前三季度上海中资银行连续三个月以上违约的房贷客户已超万人;信号二,北京银监局最近重申央行121号文件(2003年6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简称“121号文件”),叫停未封顶楼盘个人按揭贷款业务。以上这些信号都表明,银行信贷损失正让央行心疼,央行也通过自己的手段正在调控。 
    同时,房地产信贷下降也让央行不安。如上海银监局统计显示,截至9月末,沪上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481.20亿元,当月减少0.36亿元,比年初减少63.14亿元。 
    但是,央行必须要清醒的意识到,防范金融风险不但要及时发布警告,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抑制各商业银行的牟利冲动。 
    现在,洞悉楼市现状的各商业银行正在疯狂的猛抢客户。如某国有银行上海分行继推出置换式个人房贷后,10月还首次涉足固定利率房贷市场;如某股份制商业银行推出的“随借随还” 业务被誉为是继“双周供”、“循环贷”等现有的各式省息房贷还款品种之后的又一次大升级。表面看,这些贷款品种为民所想可以省息,实则暴露出各商业银行争抢楼市这块“蛋糕”时的疯狂程度。 
    笔者认为,不管是银行、楼市,还是购房人,都是房地产生态链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任何单方面的出于自身利益的举动,都要顾及其他方面的利益,要取得其他方面的积极支持以达到共赢,因为“小河有水大河才能有水”。否则,只能事半功倍或者劳而无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