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一换届干部就“放羊”,这样的现象不仅发生在河南卫辉,也不仅仅是发生在2006年换届期间。《新京报》7月28日消息,河南卫辉市领导换届期间,一些党政机关办公纪律松弛,一些干部无心工作,要么办公室门紧锁,要么聊天、下棋、提前下班。
目前,各地各级政府的领导换届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换届前后的禁忌事项也被广泛提及,但是,在形成参与、透明、民主、监督氛围的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涣散、等待、不作为的现象着实让人大跌眼镜,老百姓办事敲不开门找不到人的现象屡见不鲜,有时即使找到了人,也是人浮于事。某些地方的党政部门的工作处于真空状态。
尤其值得警惕的是屋门紧锁。在河南卫辉,发改委、妇联、统战部、纠风办等很多单位的锁门现象突出,老百姓可能要问,干部们都干什么去了?对于这样的疑问,熟悉官场潜规则的人大概都知道,在领导换届这样的紧要关头干部们到底干什么去了,自然也会猜到办公室门敲不开,而某些领导的门及领导家的门,正在被不停的敲开。
近年来,党政廉正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领导换届期间,个别领导利用手中的残权余力乱批条子、顺手人情、拉票贿选、跑官要官的现象在一些地方的党政部门隐性而广泛的存在着。更有一些地方官员为了达到个人目的,无中生有,搬弄是非,制造矛盾,结果造成单位内部人心惶惶,矛盾重重,工作不能正常开展。其中一些干部为了避免是非,只能躲开。
这样造成的结果是,领导换届不但缺少民主监督,做不到公开透明,而且正在生成新的腐败链条。领导们需要为自己的前途拉票,干部们也在为自己的前途“奔波”,寻找或者投靠新的权力靠山。现在,一些地方的领导换届明为提拨选举,实为早早内定。这样想来,干部们干什么去了就有了另外的版本:小范围正在举杯庆祝某领导即将高升,小范围正在酝酿新的各科室人员调配……
另外,我们在问干部们都干什么去了的同时,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答,即制度干什么去了?领导换届期间是否就意味着党政部门的干部岗位职责暂时要挂起搁置?政府职能暂时进入“无政府状态”,等一把手二把手到岗之后才“开灶”?或者说,像河南卫辉市这样的党政部门是不是长期以往就处于懒散状态,党政工作相应的监督体系只是形式,或者说本身就是一张白纸。
而广大老百姓在领导换届期间面临的问题是,敲不开门就找不到人,找不到人就签不了字盖不了章。尤其是心急火燎来办事的老百姓,只能遭遇要么没有人,要么人不办事的“软钉子”。因为很多时候,签字盖章的大权就掌握在一把手二把手的手里。
因此,我们在倡导建立和谐社会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影响和谐进程的每个角落。应该说,领导换届是一件好事,在为一级政府调配、输送新鲜的血液。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换届过程中频频出现的不良现象,正在产生新的信任危机——领导换届,干部们是不是也在换届?不在岗的干部们是不是正在寻找新的升迁机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