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楼市调控吉祥三宝

(2006-07-12 10:45:33)

 

建设部、国家发改委、国家工商总局联手整顿规范房地产交易秩序的通知经新华社报道后,各家媒体纷纷在重要位置予以关注。就通知细则来说,很难看出新意,甚至关键性环节还不如某些地方措施有力度。

譬如北京市规定,商品住宅项目在取得预售许可证之日起3日内,应确保至少有一栋楼开盘销售,而三部委通知则规定“10日内开始销售”,明显宽松。譬如网上备案系统在以往的建设部文件中也多次提及。譬如,三部委通知中关于广告发布和房地产经纪管理规定,在时间和力度上也不及一些地方规定。

我们可以看作是迟到的“礼物”。我想,三部委通知的意义主要在于三点,一是房产交易环节是楼市诸多矛盾的高发区,三部委通知以减少矛盾稳定大局为第一要务;二是继续贯彻“国六条”,从消费环节入手;三是对各地方政府规范房产交易秩序进一步督导。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通知》要求各地要从今年下半年起,用一年左右时间,集中开展一次房地产交易秩序专项整治活动。用一年时间专项整治表明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及有关部门的决心,因为短期行动有走马观花之嫌。

三部委通知出台后,我及时和业内人士进行沟通。观点大致有三:一是此通知没有新意,关键看怎么执行;二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因为执行方是地方政府;三是认为此通知效果会不明显,像“温吞水”。

对于广大民众而言,三部委通知应该说是好消息,规范房地产交易秩序就是维护广大购房人利益,应该说顺应民心了吧,然而,在三部委通知的网民评论栏里,70%的网友用“有用么?”这样的句式来质疑。更有网友认为,整顿房地产市场真的这么困难?

为什么一项顺应民心的政策不取悦于民?我认为主要是,民众长久的期待与现实形成的反差,已经让民众对楼市调控有些审美疲劳了。也就是说,楼市调控需要更多的新意,这些新意能确实为民解愁分忧。由此我以为,楼市调控应以民为本,所谓以民为本,就是要重视人的作用,调控楼市必先调控民众。

一要调控地方官员。我认为,国家之所以三番五次用政策杠杆调控楼市,楼市之所以成为温总理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主要原因是楼市问题久治不愈。造成诸多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地方官员对问题的严重性认识不够,仅在利益层面转圈,没有上升到政治高度。时至今日,还有很多地方官员不但不身体力行地执行国家政策,还在为问题楼市加油鼓劲。

二要调控开发商。制定刚性的政策固然是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应忽略开发商的道德建设与方向指引。为什么会出现政策一边调控,开发商一边顶风作案的现象,除监管麻痹外,主要原因是开发商的利益诉求停留在金钱方面,没有拔高到社会道德文明层面。政策调控不能只堵不疏,应出台政策鼓励开发商积极参与中低价位房子的开发。

三要调控购房人。房价高涨与购房人一哄而上抢购房子密不可分,因为购房人面临今天不买房,明天就买不起房的逼迫。楼市调控要想达到理想效果,没有积极引导购房人理性买房的措施不行,没有合理指导购房人投资的渠道不可。目前,购房人的观望就像墙头草,需要和煦的春风。

    人是楼市的主体,地方官员、开发商、购房人、专家、媒体等都是调控这场战役的生力军。现在,指挥得好,旗开得胜,指挥不好,既对国家不利,也对每一个楼市组成分子都不利。只有发挥好人的作用,不管是九部委新政,还是三部委通知,都会立竿见影,长久见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