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六条”后,我们再度期待的暴风雨5月底终于来临,不过来得有些温柔。至少我这么认为。
5月29日消息,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九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这一意见完全是对“国六条”的细化。
《意见》中关于住房供应结构的调整等措施更加具体值得称颂。但是,关于房贷首付比例提高到30%这一举措并没有超越人们的想象。要知道,希望房价趋降的人们,一直为那个房贷首付即将提高四至五成的八卦消息激动着,可惜5月29日证明那是一条手机短信制造的谣言。
几天前,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曾经用“大幅度提高首付比例”来表明调控决心。这个“大幅度”被很多人认为是高房价的“克星”或者“杀手锏”。但今天看来,这个“杀手锏”只是一个温柔的巴掌,根本打不疼炒房人。
而且有人认为,有很多办法可以规避首付瓶颈。譬如,购房人可以不从一家银行贷款,利用别人名义贷款,开发商可以把单价做高(虽然表面看首付款是五成或四成,实际上还是两成、三成),各地方开发商和商业银行串通起来一起作假,或者开发商替购房人先垫一部分首付资金等办法都可以规避首付问题。
房贷首付措施能否落实,关键要看监管力度。
显然,这次“九部新政”主要从用药不能太猛和部门利益出发,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行进。如果说去年楼市调控掉到河里湿了鞋的话,就不难理解今年的调控力度为什么这么温柔。
但是,政府决心既然继续调控,就说明房地产问题确实到了危机时刻。当一个人病入膏肓的时候,谁也不相信温和之药能够治病救人。
我想,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中,应该搭配几味猛药把楼市身上的毒逼出来。因为我们需要一个健康的楼市,不需要购房人哭爹骂娘的楼市。政府调控,应以占大多数的未购房人利益为重,不能仅仅考虑到银行房贷业务下降。
有学者认为,现在的高房价等于透支了以后若干年的消费。那我要问了,难道银行要今天吃到撑破肚子,明天勒紧裤腰带度日吗,或者说,银行是不是在今天为自己的明天存钱?
先前,从出台政策的密集度、舆论导向的转变和观望气氛的形成我以为,今年的宏观调控将成暴风骤雨,也曾发出房价至少短期趋降的预言。现在看来,要想达到这样的预期,我们还要继续等待,再看地方政府如何作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