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晏建怀
晏建怀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718
  • 关注人气:48,18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师的脾气

(2011-11-17 08:19:18)
标签:

历史随笔

文化

分类: 乱红飞过

刊《长沙晚报》2011年6月23日,《幸福•阅读》2011年10期转载

大师的脾气
文/晏建怀

 

    郭忠恕生于五代之初,《宋史》上说他七岁就能读书作文,不到十岁考上了童子举。童子举,也叫童子科,是科举考试中为儿童特设的考试科目,凡十岁以下能背诵任意一种经书,外加《孝经》和《论语》的儿童,都有资格参加考试。郭忠恕小小年纪就脱颖而出,才华上当然是首屈一指。
    不过,郭忠恕文名大,画名更大,尤其是他的“界画”, 即以宫室、楼台、屋宇等建筑物为题材,用界笔、直尺划线的中国画,为“一时之绝”, 喻为“神品”,被人争相收藏。那些王侯公卿们纷纷邀请他到府上,好酒好肉招待,恭敬得老爷一样,然后在墙壁上张贴精致的绢绸,希望得到郭忠恕一幅真迹。郭忠恕游走于这些富贵人家,谈天说地,饮酒赋诗,兴之所致就画上几笔,倘若他不想画而人家强求,他就会勃然变色,甩手出门,管你王侯不王侯,将相不将相。
    岐山(今陕西歧山)有一个“富二代”,特别喜欢郭忠恕的画,想方设法把他请到家里,天天美酒,夜夜佳肴。俗话说:“吃人家嘴软”, 大鱼大肉招待了个多月后,“富二代”觉得可以向郭忠恕提要求了,就拿出一匹洁白的素绢,央求郭忠恕画一幅长卷。郭忠恕最看不惯“暴发户”,一听就气不打一处来,给我吃就要我画,这不是把我当成仆役奴才吗?不过,他还是暂时按捺住了内心的怒火,拿起画笔,在素绢首端画了一个儿童,在尾端画了一个风筝,中间长达十数米的地方,仅画着一根长之又长的细线,画完后,扔下笔,扬长而去。“富二代”美滋滋地让仆人把画展开一看,立刻呆若木鸡,差一点没背过气去。
    相对于见钱眼开的画匠来说,郭忠恕是大师。大师当然有大师的脾气,否则,一手接钱,一手描线,那能画出什么东西。只有线随心描,画随心动,这样才能真正产生传世佳作,这也是郭忠恕的画被喻为“神品”、争相收藏的真正原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