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力充沛如牛,目光敏锐如电,办事雷厉,决断果敢,在哪都是关注的焦点,在哪都是热议的话题,主导着一个行业的走向,影响着一个地方的发展,这种在经济中唱主角、在发展中挑大梁的人,就是机关里的能人。一个点子能成就一个梦想,一条思路能创造一个神话,在一切皆有可能的今天,能人成了发展的排头兵、事业的先行者。鲁迅先生说过,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而能人,往往是第一个在无路的地方走出路来的人。他们富于创造,善于变通,敢于冲破传统,勇于突破常规,在困难重重处寻希望,在荆棘丛生处开坦途,常常出奇制胜。
能人善于用活政策,擅长抢抓机遇。俗话说,政策是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也有人说,政策如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初一支持的,十五可能控制,十五控制的,初一可能又支持。于庸人,这每每引来满腹的牢骚,但能人却懂得这是难得的机遇。他认为,不变是相对的,变则是绝对的,变才有活路,不变肯定死路一条。抓住了政策的变,就抓住了先行一步的时机;抓住了政策的变,就抓住了发展的牛鼻子。往往,别人研究政策允许的事,能人研究政策不允许的事,别人在政策准许的范围内生搬硬套,能人在政策没有明文禁止的地方独辟蹊径。别人走在政策的后面,亦步亦趋,永远慢人一拍。能人走在政策的前面,于“政策盲区”大胆尝试,常常一鸣惊人。政策鼓励放开的,他放开到政策没有禁止的任何领域,只要不犯法。政策要求调控的,他只控制到明令禁止处,在准与不准的临界点屡出奇招,制造出一个又一个鼓舞士气振奋人心的增长。一个产业萎缩了,他一番吹嘘、一番鼓动,转眼就蓬勃起来;一个单位靠边了,他上下沟通、内引外联,立马变被动为主动、变后进为先进。他所在的单位,不是经验的摇篮,就是新规的样板。对于领导来说,能人既是财政的摇钱树,又是经验的先行者,更是自己突出亮点、彰显政绩的一张王牌,宽容赏识,信赖有加。
能人从不讳言金钱和利益,“见钱眼开、利益至上”是他的口头禅,振振有词。建设的事需要钱铺垫,稳定的事需要钱解决,见过没油的汽车奔跑、没电的空调工作吗?没米,巧妇也不行。所以,生财之道是能人的事业之道、发展之道,他甚至还是借鸡生蛋、顺水推舟的高手。“用别人的钱生财,这是本事;用政策的钱谋利,这是眼光”,能人如是说。他一只眼盯着下面,搜寻辖区内哪里能吸引人气、哪里能招来财神。他一只眼盯着上面,哪个领导手里有政策、有项目,绞尽脑汁、紧跟不放。他能让一块不毛之地生出金子,他能让沉睡的资产焕发活力。一条寂静的街道,他引来林立的商铺,一片冷清的水洼,他招来成群的游客。这其中,既有政策的争取,也有项目的支持,既有暗藏的商机,也有经营的理念,而最关键的,是能人创新的智慧和推动的执著。
能人孤傲,看不起鸡零狗碎之事、鼠目寸光之徒,更看不起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亡命的凤毛鸡胆。能人只谋大事,只抓重点,心无旁骛。资金、项目、土地的事,公路、商铺、房产的事,能给地方带来真金白银实惠好处的事,都是他所热衷和关注的。但这里有个问题,因为无论是一个地方还是一个行业,它既有GDP,也有工青妇,既有看不起病的农民,也有住不起房的工人,怎么办?能人自有主张,那就是有些事只说不做,有些事只做不说。上头有政策的事,全国一盘棋,乱不到哪去,于是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只说不做。需要钻政策空子、打政策擦边球来撑起地方钱袋子的事,那就钻山打洞竭尽全力一抓到底,但是,只做不说。
能人与庸人的最大不同,是他不因循守旧和按部就班,为人做事几乎不讲章法,从无规矩。他说别人不敢说的话,做别人不敢做的事,要么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要么被人非议得一无是处。他有时天真到无邪,有时固执到偏激,哪怕是错的,他也会错到底。认同的,人人说他有能力、有魄力,敬佩有加;不认同的,个个说他好大喜功疯癫卖弄瞎胡闹,嗤之以鼻。所以,能人上头必有几位要人宽容地罩着,或知己,或伯乐,或后台,捅了娄子出了乱子自然有人收拾残局担担子。
对于事业,能人有一种远胜常人的坚持与恪守。他认为,困难是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面对困难,他始终保持着昂扬的斗志。他热爱事业,胜过了友谊,他忙于工作,忽略了家人,虽说一路风光,但憾事也不少,比如人生无知交,颇感高处不胜寒。比如早出晚归,住家如宾馆,一周难得同孩子照个面,难得同老婆说句话,孩子的笑越来越少,老婆的脸越拉越长。还有那些误解、仇恨、甚至诬陷的,常常落井下石,让他颇有众口铄金的叹息。好在疾风知劲草,事业支撑了他的梦想,奋斗亮丽了他的人生。当然,他们中也有抑郁寡欢、患得患失甚至愤愤不平的,便开始伸手,雁过拔毛,巧取豪夺,走上英雄末路,这时,能人就很可能成为了罪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