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致焦虑的家长:退后三步,观察挖掘孩子的天赋

(2010-10-23 13:39:26)
标签:

杂谈

一个简单的规则,想要知道某个兴趣班对孩子好不好,就看孩子去了后的反应:如果他越学越来劲,很爱学,就对了;如果反而越来越厌烦,不想去,怕去,需要你用尺子威逼才肯学,一定是错了。

 

作为两个6岁孩子(阿德阿赛,龙凤胎)的妈妈,常在各种孩子出没的场合看到望子成龙焦虑的父母.在才艺类,画画班,钢琴班泛滥成灾.孩子的兴趣在哪里?天赋是什么?是每个家长急于知道的答案.我也想知道,我也在不断地试验总结.现在我得出的最好的方法就是:退后三步,观察和挖掘.就好比你去美术馆欣赏一幅画,不能贴得太近,你得往后退几步,安静地看,安静地感受.孩子就是一幅画.

一女友跟我炫耀儿子钢琴考几级,我就问他最近在弹什么呀,哼出来给我听听.没想到他说,左手是这样的曲子,右手是那样的曲子,不好哼的.我昏倒!女友说学钢琴是为了开发智力,据说通过手指运动队脑子好,我逗她,如果弹棉花也能有这个功效,你让他弹棉花吗?

太多太多的父母把画画弹琴只当作考证书升学加分的工具,顶多把它当作补脑汁,能开发智力;很少能认识到艺术是熏陶,是审美,让孩子成为有情怀的人.他/她长大以后也许是个会计师,但是当他/她忧伤的时候,能用弹琴的方式派遣;也许他/她是个警察,当他/她劳累的时候能看懂一幅画感受到它的美妙.

当然,要达到这样的认知,对父母的要求很高.今天那些拿着尺子监督孩子弹琴的父母,通常自己对音乐一窍不通,也不明白琴要弹得好,胸中要有情感,弹琴真的不是弹棉花.那些替孩子画画的父母,也不明白,技法以后可以学,孩子需要的是想象力,而想象力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来自于丰富的生活体验.我常对这些不懂得父母说,为什么你不去学画画弹琴呢,跟你的孩子一起学,这样你就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们说,没空,或者,我学有什么用呢?

跟孩子在一起时间最多的是妈妈,妈妈远比爸爸焦虑,抓狂的妈妈比比皆是.在美国的学校里,"中国妈妈"是个贬义词,特指大陆移民中那些对孩子横加干涉急功近利的妈妈.什么妈妈带出什么孩子.

我庆幸自己还能安静地当一个退后三步观察孩子的妈妈,是因为我小时候学过小提琴,了解其中的甘苦.我7岁的时候,某天听到楼上邻居大哥哥拉琴,那个曲子很忧伤,听了让人七上八下,说不清是什么滋味,(长大后知道着个感觉就叫"感动")我就站在他家门外,听了好久.然后,我就跑回自己家跟父母说,我要学小提琴.后来知道那个曲子叫<叙事曲>,电影<奇普里安波隆贝斯库>里的,后来又看了那个电影,直接导致日后我成为文艺女青年.

我7岁开始在上海静安区少年宫学拉小提琴,那是70年代末,此类学习都是免费的。后来换了几个老师,我从一开始对小提琴的无比热爱变成恨不得把琴砸了,老师的教法起了关键的作用。到14岁我升到管弦乐队了,我放弃了。我感受不到音乐的美,只有苦。所以,现在对孩子学乐器,我很谨慎,不急。不是什么东西都是越小年纪学越好。

艺术常跟熏陶连在一起.熏陶是什么意思?就是让他经常泡在某种环境里.你如果觉得孩子有音乐细胞,在马上决定学钢琴前,不妨先带他去音乐会,观察他的反应,免得买了钢琴放家里成为大型雕塑.你觉得孩子有画画的天赋,带他去美术馆乱看,观察他的反应,给他画具,随他画什么,你安静地在边上看着,别吵闹.孩子自有他自己的驱动力.

我不急着给阿赛找美术老师,随她去画吧.我上周把她带到一画家朋友的画室里玩,目的是熏一下.没想到她跟阿德队拖把水桶发生了浓烈兴趣,拚命拖地板,因为那里是水泥地,家里是地板不能拖.我也就随他们去玩了,临走还在地上泼了一桶水.画家朋友也乐呵呵地说,下次再来.

我自己没有学过美术,连个猫都画不象,我只是个爱好者。对美术的爱好源于在上海七一中学读初中时的美术老师傅大为先生。七一很有意思,老师不管男女都叫“先生”傅先生是女人,好象是中央美院毕业的。除了通用教材,她还让我们看《芥子园画谱》,她自己做幻灯片,跟我们讲断臂维那斯和大卫……那是80年代初,知道这些的人很少,润物细无声,她在做美的教育。

后来我的自学就是到处看美术馆博物馆,特别是在美国的时候,那时我是靠在餐馆端盘子挣学费生活费的穷学生。在美国你是穷人没关系,美术馆博物馆每周都有一天免费向公众开放的或者学生打折票。某天一帮台湾同学要去我很想去的一个博物馆,有2小时车程。我请他们带上我,其中一位跟我要好的为难地说:“我们那些同学看博物馆中午要吃海鲜大餐,我知道你没钱……”我说没关系,你们带上我就很感谢了,你们去吃大餐,我买汉堡吃,我不会尴尬的,你们也不用尴尬。

每周六,只要不下雨,就开车带阿德阿赛出去玩,2个小时的车程就能看到田野了,阿赛最近的兴趣是采狗尾巴草.

弹琴画画到底有什么用? 如果不成为专业,从世俗功利角度真的没什么用.唯一的用处,就是赋予一个人一种特异功能,能感知他人看不见摸不到的美!你说这有用吗?

 

@一种透明的怀念:怎么办,我们面对孩子强大而丰富的内心世界知道了惊叹,但是环境却不允许他们恣意发挥啊!

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让他们肆意发挥的小环境. 孩子喜欢玩泥巴,你让吗?孩子把卫生纸铺一屋子做创意作品,你让吗?1岁的孩子要自己吃饭,饭撒在地上,你让吗? 在我们家,孩子的这些行为都是被积极鼓励的。不要忘记,对学龄前幼小的孩子来说,第一个环境就是父母.

曾经带阿赛去过一个美术班,上了两次,她回来就说不想去了。这么爱画画的小朋友不想去,一定是老师有问题。我后来站在教室门外看了一下,老师拿了个菠萝放桌上,让小朋友照着画,一片片鳞片都要画出来。上课画完不算,回家再画一遍,还嘱咐家长,回家要盯紧啊。这种老师祸害人啊!我马上要求退学退钱,以后轻易不带孩子去这种班。

阿德阿赛超喜欢看动画片,我想阿赛能用遮幅的手法也是从动画片看来的。她喜欢宫崎峻的《悬崖上的金鱼姬》,说那个波妞就是她自己;喜欢《小魔女宅急便》,说小魔女KIKI就是她自己;喜欢芭比系列动画片,当然啦,说芭比就是她自己……哈哈频道有一阵《小神龙俱乐部》有外国片《肖博士教手工和画画》,非常有趣。任何材料都能做成创意作品,特别是他在草地上用衣服、铅笔、家居用品摆成的图画,让孩子们发出“哇”的惊叹。她跟阿德就学样,用了家里的卷筒纸在地板上做“大型创意作品”。在别家会被阻止的玩乐,在我家都被积极鼓励。

有一个资源可能是很多家长忽视的,就是传统的少年宫和少科站。昨天带孩子去长宁少科站参加为幼儿园小朋友开设的科学发现课,用乐高玩具加上简单的电路等讲述基本的物理化学知识,很有意思。小孩子自己动手做,2个小时的课结束了,孩子还不想回家。

阿赛在长宁少年宫学舞蹈,主要是因为那粉红漂亮的芭蕾裙,她学得很开心,回来对着镜子臭美。阿德今年对识字的热情高涨,看到街上任何招牌都会问。家里的图画书他都抓来看,我就让他去识字班,他也很高兴。一个简单的规则,想要知道某个兴趣班对孩子好不好,就看孩子去了后的反应:如果他越学越来劲,很爱学,就对了;如果反而越来越厌烦,不想去,怕去,需要你用尺子威逼才肯学,一定是错了。

 

今天在一商场看到儿童创意画比赛。看看大人们在教小孩做什么吧: 造假,大人代画,对孩子指手画脚。这样被搞大的小孩是走不到艺术展的。

致焦虑的家长:退后三步,观察挖掘孩子的天赋

 

父母们不知道他们的做法一定会让他们的殷切希望泡汤。

致焦虑的家长:退后三步,观察挖掘孩子的天赋

 

爸爸妈妈齐上阵: 这个要绿的,你线不直啊

致焦虑的家长:退后三步,观察挖掘孩子的天赋

 

妈妈说你起开,我来

致焦虑的家长:退后三步,观察挖掘孩子的天赋

 

把家里画好的画拿来抄一遍,等小学就学套作文。创意?你别逗了。

致焦虑的家长:退后三步,观察挖掘孩子的天赋

 

孩子跑走了,妈妈代笔。

致焦虑的家长:退后三步,观察挖掘孩子的天赋

 

满场只看到一个家长不簇拥着独立画画的孩子。

致焦虑的家长:退后三步,观察挖掘孩子的天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