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想走自己的路,必定艰难
(2010-10-17 21:19:31)
标签:
杂谈 |
来跟我做心理咨询,还在为脱离父母的精神折磨苦苦挣扎的朋友,问我,她是不是特别倒霉,是不是只有出生痛苦家庭的人,走的路才会这么辛苦.我说不是的,我算是长在幸福家庭,可是回头看,我一路走来也一样辛苦.只要你想走自己的路一定艰难,这跟我们的出身无关,只不过是我们上路的时间有早晚.
2001年我出过一本书<天天觉悟>,后记里请熟悉我的十几个朋友每人写一段他们眼中的我是什么样子.朋友金茹写的特别好:
大胆假设,大胆求证.大胆为别人授业解惑,大胆为自己披荆斩棘.然而她那侠女闯天关的形象,令人忽略了她浪漫中的现实主义.湘云笑啖鹿肉,醉眠芍药,无人记得她灯下补掇的艰辛.
我7,8岁的时候第一次有了震惊的发现,妈妈身上有我最讨厌的东西,她会让我羞耻:80年代初上海街头还有人力拖的板车,农民运蔬菜进来,菜掉到马路上,我捡起来交给拉车人,妈妈却塞进自己的包里;妈妈在公车上高调抢座位,给我和弟弟坐,对旁边的老弱病残装看不见;妈妈把来我家跟我的一起做功课的小朋友赶走,把我招待他们的糖果没收......之后的10年,我跟她一直在战斗,她说我天生反骨.我头顶的发迹有两个漩涡,据说这种孩子都很倔.终于我在18岁离开了上海,离开了家,走我自己的路去了.
20多岁的时候跟一文艺男热恋,后来他弃我而去,理由是我成熟了他已经没什么好教我的了,他需要女人的崇拜,我长大不崇拜他了.我从一开始的痛哭流涕,到最后斩钉截铁地走自己的路,我在心里用三种语言对他说:
1.英文: come on, give me a break
2.普通话:他妈的,爱谁谁,姑奶奶不伺候了!
3.上海话:十三点,去死(上海话发音去细,方言很给力)
再一个10年后,跟文艺男偶遇,他已经跟随主流变身金融男,说很后悔错过了我.我微笑问他,最近你跟太太不愉快吗?
96年我回国的时候,周围大部分人都说我傻,中国领事馆还发我一奖状写着报销祖国什么的,可见当时这是多末非主流的行为;可是几年后就有无数人跟我说,你好有远见啊,你怎么知道回国有发展呢? 我没有远见,我只是听从我内心的声音走自己的路.
如果你还在辛苦走自己的路,我想告诉你,你不是一个人,你有很多同类,走自己的路越久,你就越能识别你的同类,也就越能找到能共度一生的伴侣.当同类在路上相遇,我们互相点头致意,给一个微笑,并没有更热烈的举动,就象两个各怀使命的特工.君子之交淡如水,以前我的理解是没有利益关系,现在我的理解是没有纠缠,保持精神共鸣.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与其说我是在用什么心理理论技术帮助来访者,不如说我在用我的信念支持他们,如果他们是个登山者,那我也是,比他们出发得早一点.我提供他们线索,告诉他们这一路上会发生什么,更给与他们信心,你一定能登到山顶,一览众山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