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追求和尝试,凭什么就能得到?
(2010-08-30 15:43:00)
标签:
杂谈 |
网友梅花鹿的留言:
吴迪,美国的留学经历让你掌握了理性的私利主义哲学的精髓。(或许你去美国之前,以下观点就已经在你的脑海根深蒂固)再看我几年前写的读书笔记,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力之一的哲学家和思想家Ann
——“一对父母从未创造过世界,正为他们的儿子烦恼。他们以为孩子生下来就得无限尊重父母,爱父母。可如果父母不去真正关心儿子的思想,理解儿子的价值观,凭什么就必须得到儿子真正的爱,他们以为他们是谁!”
——“一个人一直想找一份好工作,可他从来都不想一份好工作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技能,需要付出多少努力,他就坐在那里等这个机会掉下来。让他见鬼去吧,他以为他是谁,不先付出,就能得到;不去思考,就有果实!”
——————————————————————————————————
非常感谢梅花鹿的分享!好几个网友COPY了你的摘录,很多在我BLOG上发问的人确实就是从来不去追求和尝试,就想当然地以为他们就该得到一切。我才疏学浅,不知道ANN RYND的大名,刚百度了一下:
安·兰德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她提倡自私美德,鼓吹人类自私本性,而且毫不掩饰她对庞大政府的憎恶。有人讥笑她,有人爱她。但是,兰德的书在美国的销售已达数百万,被称为“自私圣经”。她拥有很多知名的铁杆书迷,如银行家艾伦·格林斯潘、总统里根和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本书是安·兰德阐述其新个体主义伦理观的力作,该书位于美国“现代文库”20世纪100部最佳非虚构作品排行榜第一名。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读了安·兰德的书,最终确立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http://book.danawa.com.cn/book/4262553.html
召唤,老外常说the call of the
GOD,来自上帝的召唤。我也是个听到召唤的人,追求梦想和幸福的召唤。我的信宗教的朋友们认定我以后一定会信某宗教,因为对哲学心理学感兴趣的人最终都会迷上宗教。我无所谓信不信教,我的使命就是尽我所能,把我听到的召唤传播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