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实现不是一句空话
(2010-06-08 19:52:09)
标签:
杂谈 |
Q:我马上面临本科毕业,目前在自己所在的城市(西南)做单证工作,但是这份工作不能挖掘我性格中快乐和激情的东西,所以想要换份工作,我学的是英语专业,希望可以从事相关的工作,直觉中外贸比较合适,加上前段时间初恋失败,开始更多思考怎样努力过自己想要的人生,所以现在开始更多地思考成熟和自我了解的事情,不知道这一切是怎样联系起来的,总之我现在特别渴望出去工作,学着独立,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相信外面(深圳)够多元,够丰富,也许对我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但我骨子里真的有些冒险因子,我想去尝试,不管身边是否有人支持我,我想去那个貌似很不靠谱的远方寻找我想要的成长以及对自己的一些探索。我的实际情况是能力比较有限,而且父母不愿意我这样一个女孩子去到一个无亲无故的城市,但是我敢于承担自己做的决定,而且不想一次次在别人的意见中修正自己人生前进的方向,毕竟我还很年轻,我真的希望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一个自己认同的人适当地给予一些指点,请问这样的我应该做些什么来尽量减少自己的遗憾?
A:英语专业=没有专业,凭什么觉得外贸合适你?你知道什么是外贸?做外贸就能挖掘你性格中的快乐和激情吗?你去过深圳吗?准备怎么在深圳找到第一份工作?如果找不到你想要的跟英语有关的工作,最差的工作你能接受的是什么?知道深圳的最低生活消费一个月是多少钱吗?准备带多少钱过去?准备找不到工作几个月?如果父母不支持,你能有这笔钱吗?在深圳有朋友吗?一个人在那里吃苦受累,心里有话打算跟谁说?准备跟父母讲实际情况吗?还是报喜不报忧自己坚持到底?
自我实现、迎接挑战、探索、走自己的路、成长、冒险、敢于承担自己做的决定……这些都不是一句空话,不是你说说就可以的。以上我写的那么多的问号,都是你要给出确定的回答的,否则你就是去了估计没两天碰到困难就回家找父母哭了。而,深圳没有别的,一定有很多困难等着你,也很难说是深圳还是你自己的家乡更适合你,你可以去试,可以瞎子摸象找到自己的路,但是你一定要从金钱上、心理上准备很多很多的困难。
1992年我大学毕业,自费去美国留学,在我的行李箱里有一套特别的装束——白衬衫+黑裤子+黑色平底皮鞋,这是准备到了美国一下飞机就去中餐馆打工端盘子穿的。在那个年代,留美学生的行囊里大多都有这么套行头,父母能给你买张机票上飞机已经不错了,在美国的生活费、学费都要靠自己打工赚来。我还没出国,已经从在美国的师兄姐们那里知道了我将要面临的处境。果然,虽然我拿到了硕士录取通知书,但是我没钱上学,到美国的第一年我都在中餐馆里端盘子,第二年存够了钱才交上了学费。为了节省每一分钱,中午我会喝凉水充饥,吃客人剩在盘子里没动过的饭菜,在超市只买最便宜的鸡翅膀、苹果、土豆(导致回国后好几年看到这些东西就想吐)。给国内的父母写信,永远只写“我一切都好”。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经历,这是90年代我们一代“洋插队”留学生的真实写照,是今天的留学生无法想象的。
有人问我,现在回头看当年的艰难困苦是什么感受。我说,好浪漫啊!如果那时不去美国,我是不可能有那样的极端体验的,也不可能知道,我比我想象的更有生命力。我无法跟你形容,夏夜在公园里听免费音乐会有多快乐;专门捡免费日去博物馆有多快乐;拖着麻木的腿回家数钱,看着接近了我的学费有多快乐;捡来美国邻居丢弃的破家具有多快乐;更无法形容,我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朋友有多快乐(友谊保持至今);看到漫山遍野怒放的野花有多快乐……
追求梦想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