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年纪大了带来的烦恼
(2009-12-29 18:31:40)
标签:
杂谈 |
Q:我和先生都是外地人在上海工作,现在把双方父母都接来同住。我先生是独子,婆婆去世了,公公刚过70。我父母都是70多岁的老人,姐姐常住国外,父母以后肯定是要和我常住的。父母们才一起住了一个月,就矛盾多多了,生活习惯不一样。我父母提出过单过,可带他们看过房后,觉得房价太贵,生活成本太高,他们负担不起。我和他们说,我们都有能力负担这一切。他们又不愿意搬了。我了解他们的想法,他们怕孤单,想和我们一起生活。他们心中最理想的方式是让我公公搬出去单住,他们也不好意思开这个口,我也觉得这个想法太自私了。我先生也接受不了的,但这样凑合住在一起,大家也是不痛快的。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父母年纪大了,除了身体上的病痛,更多是精神上的烦恼。尤其是我父亲,身体上没什么大的毛病,只是腿脚不好,我和姐姐条件都很好,能为他们创造很好的生活条件,可他还是整日不开心,唉声叹气的过了一辈子了,这他的个性也有关吧!真不知该怎么宽慰他!老人的心理健康,也是一大社会问题,有时让我觉得很惧怕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我自己不生小孩恐怕都是父母带给我的心里阴影,但责任在这里,我也是义不容辞呀!
A:两家父母在一起当然矛盾多多,这是你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且我相信未来老人都需要住老人院,你是负担不过来的.为老人在你们家附近租房子,比如在一个小区,让他们都住在你旁边,下班后可以一起吃饭然后各自回家。
Q:老人院是想都不敢想的事,虽然我老爸常常念叨说是要去老人院,但我真是要送他们进老人院,那可就是真的大逆不道了!彻底一个不肖子了!他现在这样的身体,我就是让他们单过都不可能了,他整天说着就快不行了。小孩子可以教育,老人家能怎么办他呢?
我只是想来您这里得到一些精神上的认可,其实我真的不想和任何一方父母同住,只想过自己的二人世界,可中国人的传统意识,在我这一代是改不了啦!有时觉得自己付出挺多的了,可父母还是总不开心,我就常常反思自己是不是对他们关心还太少,我自己工作很忙,回家后也就吃饭时间和他们说两句话,然后就各自回屋看电视了,周末要不就在家睡懒觉,加上固定和朋友打球,也很少时间带他们出去玩,他们在这里也使无亲无故,所以从精神上也是非常依赖我。总让我觉得自己很罪过,我不带他们出门,他们好像就整天憋在这哪也去不了,我想我既付出金钱也要付出时间,我想到底要做到怎样才能算是心安理得?才能符合社会标准呢?
A:我跟你同样有父母年老了带来的烦恼,从你的父母身上你可以看到中国人的可悲,也就是没有自我的表现。中国传统家庭的父母子女关系就是这样互相严重依赖,特别是精神上,好象谁离了谁都不能活!但是,我确实可以给你一些精神上的支持,首先,你自己要肯定自己的价值观,肯定自己的想法,中国人的传统意识是可以在你这一代改变的!不要说你这样的“新上海人”,就是我这样的本地上海人,也有父母跟谁住的问题。幸好我父亲虽然也过70了,依然意气风发在当医院的院长,高度焕发第二春;而我妈没事做,什么活动都不想参加老是来控诉我、我爸、我弟弟都不够关心她,惹得我有一天冲她喊“你要为自己的乐子负责”!我是从来不怕当“不肖子”的,小孩子需要教育,老孩子也一样需要教育。
老孩子更需要关心,这个关心决不是物质上的,老人跟孩子一样,不需要多好的物质,他们需要的是你的时间,但这又是你最匮乏的东西。有一点,你有没有想过,你把他们连根从他们熟悉的家乡搬到上海来,真的对他们好吗?我们常常只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孝顺”“我是为你好”,你在上海出息了,就以为让父母搬来是跟你一起享受你的成功了。你可问问他们,是这样吗?上海是年轻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寂寞场,我一点都不认为适合老人养老,特别是你父母那样的非上海人。
自从我有了孩子后,就经常上网查全上海适合小孩活动的地方,买房也是选择了有大片绿地适合孩子活动的地方;现在的孩子缺伙伴,我在小区里联络了几家孩子差不多大的邻居,帮孩子们找朋友,鼓励他们串门,邻居孩子可以在我家蹭饭。你需要给你的父母做相同的事,帮他们在附近找老伙伴,帮他们找适合他们的活动场所,你们社区有老年大学,日间老人托儿所吗?有街道吗?有老人活动中心吗?对父母的责任不是放在嘴上说说的,需要你跟老公一起努力行动。更重要的是,你们两个需要站在一个高度,你们没孩子但是有三个老孩子了,你们现在是家长了。你父亲的某些症状,我认为已经是心理疾病了,你需要带他去治疗,而不要简单理解为他脾气不好。可以去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宛平南路),我平时挂靠的林紫咨询中心也有专门针对老人问题的咨询师。
我的婆婆一度老年抑郁症严重,都不能出门卖菜,我带她去看心理医生,现在服药基本OK;公公几度脑哽,接近老年痴呆的边缘了。我跟我先生、他妹妹两家一起讨论送他去养老院,一开始婆婆还反对,在他们那代人的观念里,进养老院就是离死不远了。但是现在她也同意了,因为她也看到了,她没能力照顾老头,我们这两家都有小小孩,上班和照顾孩子已经忙得喘不过气来了。
什么是社会标准?过去30年,中国的社会标准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要忘记,你和我,我们所有的新一代的中国人都是建设新的社会标准的人啊!中国家庭不再是从前的以三世同堂、四世同堂为荣的年代了,随着人们的自我意识日渐提高,个人所需要的生活空间提高(精神上的),家庭日益小型化。我在结婚前就跟老公说,我是绝对不可能跟老人同住的,我自己父母也不行。他们也不想跟我住,他们有自己房子,很好。
上海已经进入了老龄社会,居家养老,住养老院都在探讨中,让我们面对现实吧,理性地看到我们的能力有限你需要明确地告诉你的父母(趁他们还没有老年痴呆),你的能力有限。我身边的一对朋友,就因为你类似的烦恼导致夫妻反目差点离婚,后来在家附近给两方老人租了房子,他们也能帮忙照看孩子,目前OK。人活着,就有无尽的烦恼,这些烦恼,有些有钱也没用,我妈就说“我不差钱,就是活着没意思”。解决这些烦恼,你需要一点智慧,更需要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用些新的理念。我跟我先生说好的,等我们老了,肯定住养老院,绝对不会跟子女住。我有朋友已经决定进入老年地产行业(养老院,老人公寓,托老所),那可是个巨大的市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