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征婚广告怎么写

(2009-05-19 10:58:29)
标签:

杂谈

 吴迪(原载《健康之友》6月号)

 

我的BLOG(blog.sina.com.cn/askwudi)是在新浪上的,最近弹出的一个广告banner把我逗死了:年薪10万,有房有车急找老婆!我见过的最短平快的征婚广告,但是我很纳闷,年薪10万算是很好的条件吗?月工资不就8000多吗?估计这样年收入水平的车也就是七八万的小车,和一套100平米的还在还贷中的房子。而且“急找”这个词,通常都是跟“租房、转让商铺”等连在一起的,什么时候老婆也需要急找了?总不见得象美国电影似的,男主人公忽然冒出个富豪爷爷,遗产要留给他,但是条件是他必须结婚。

《非诚勿扰》红了征婚广告,网络上仿效者乌央乌央,但是我觉得葛优还漏了一条重要信息——他希望的性活动频率,是天天做,一周三次,还是一周一次?美国老会写得很清楚,你要是跟我相差太大就非诚勿扰了。中国男人还是含蓄,所以给葛优招来了一位希望一年一次的应征者。

以前我在美国的时候,很喜欢看报纸上的征婚广告,篇篇精彩生动有趣,写的都是自己的性格和爱好,比如“我喜欢登山,希望能和你一起登上乞力马扎罗的山顶”,从来不写月收入和房车。而中国人的征婚广告大都是“本人体健貌端,无不良嗜好,市内有婚房一套(120平米),有一辆价值12万的车……希望你25-28岁之间,端庄大方……”,跟通缉令比较接近。但是,用这样的“通缉令”其实是抓不到对的人的。

前一阵网上热传在篱笆网上,一个很普通的有房(无贷)有奥迪车的30岁白领男(好象是在上海),发了征婚贴,一个月之内就有20多人应征见面并且他睡了十几个。他自己也从来没有想到,就凭他这么普通的条件,就可以有如此战绩。请注意这些女人可不是搞一夜情找刺激,她们都是非常正经的处心积虑找老公的女白领。其中最牛的,甚至去查了奥迪男的工作单位和人事档案,为了保证他不是骗子。第一次跟他见面就盘问该男的经济状况并查祖宗三代,让该男非常反感。然后他就实施了他所说的“报复”行为——白睡,并在网上披露跟每个女人的细节,遭到一片讨伐声。

七八十年代居住在上海的女性可以为了浦西的一间房嫁给任何男人,今天,她们的女儿们虽然也会在征婚广告上要求有房(无贷款)有车,但是她们都会加上一句“不过感觉最重要”。感觉是什么呢?感觉就是她们在征婚广告中无法用具体的数字表达的东西,有人质疑80后非常物质化,我倒认为她们对感情的要求很高,甚至高到理想化幻想化的程度。她们只是缺乏表达感情的词汇,比如她们想要的是安全感,但她们说成“我想要没有房贷的120米婚房”;她们想要自信,但她们说成“我想要买LV“;她们想要自由,但她们说成“我想要丰田吉普”……

读到《健康之友》列出的几种征婚广告,还真赞叹咱们中国人也总算有了点幽默感和感性。我投票给“朴素直白型”,对自己的描述非常生动立体呼之欲出,“和陌生人初次见面,我会听的比说的多。最大的快乐是吃得香,睡得好,笑得开;我被评为优秀员工的最大理由是踏实勤奋,而不是聪明”——多么实在啊,“最大的追求是相夫教子,不是没有追求,只是觉得家庭比事业更重要”——多么让男人喜欢的追求。她不想要的男人也非常清楚——“找绝色美女的”“频繁出差,少有时间付出的”。我还投票给“幽默风趣型”,看到“有一双大眼睛,被朋友们称为大眼豆!因为张着一张圆胖的脸,又被称为胖娃娃”,我都很想见见此女。

最不明白用英文写的“异域风情范儿”,明明是在中文网站上发的,写英文做什么呢?“纯真浪漫型”“恋爱哲学家”“古典文言型”都是不知所云,看不出她是什么人,也看不出她想要什么人,适合投稿给大学的校刊作小散文。自信乐观派的最后一句是败笔,“有朋友断言离了婚并有孩子的女人很难再找到真爱,因为不是所有的男人都愿意替别人养育孩子,真地是这样吗?”是的,不是所有的男人,甚至大部分的男人都不愿意替别人养孩子,但是你需要他们养吗?不如象王菲那些说“童童一直有父亲,是我想找一个爱人”,相信来应征的男人会显著增加。

最雷的是“经典14要”,说自己“美丽开朗,热情大方,与人为善,喜阅读,懂历史,通地理,晓书画”都是太过笼统的概念,看不到此女的性情。而她对男人的要求可以说是非常的高,高不怕,问题在于自相矛盾:大部分<30岁的男人,能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无非是“年薪10万,有还贷房有小车”,这样经济基础的男人正在职场拼命向上爬呢,凭什么“能处理好事业和家庭关系,合理安排时间,不加班”?<30岁的男人,自己还是个孩子呢,凭什么能“懂得体谅和相互的换位思考”?就更不要说“在我彷徨和迷失的时候,要如指南针一样给我指引,在我惊恐和感伤的时候,要给一湾宁静安全的角落,让我不再害怕”?<30岁的男人,他自己不也经常彷徨迷失惊恐感伤吗,他才需要指南针和港湾呢。真不明白写这个征婚广告的女孩子难道没有<30岁的男同事男同学吗,她怎么会认为地球上有可能存在这种生物呢?除了上帝,不知道还有什么男人符合这14要。奥,对了,还不知道上

帝是否身高要170厘米以上,相貌中等,<30岁,头发是否稀少或者有秃头趋向。

“要懂得逗我笑,要懂得适度的讨好,要容忍我偶尔的小脾气,要理解女生对星座和血型的信任”,一个幼稚任性索求无度找不到北的女孩子跃然纸上。从头到尾再读一遍她的“14要”,我明白了,她不是找男朋友,是找老爹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