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两性话题 |
我看了。确实是姜文非常自我的,自我抒发的,关于梦想的一个电影。他的姿态就是:看懂了就看懂了,没看懂我也懒得跟你解释,非我族类。他不在乎你是否看懂了,他是让你跟他一起飞。
我正好是跟他一族类的,看的时候就在飞,飞到今天还没落地呢,坐在办公室里觉得超级无聊。这个电影正好撞上了我的一点心绪:对浪漫的怀念。特别是最后的那一段故事:一个女的骑着骆驼,按照姜文说的,寻找世界的尽头,去跟他结婚。居然有个路标指向尽头,然后在无路可走的时候,看见一个手掌型的大标志,写着“尽头”。后面,闪出姜文,一手提着猎枪,嘴上叼着烟。女人上前拥抱他,他的一只手回过来,我以为是拥抱女人,原来是拿嘴上的烟——酷毙了!我跟女朋友描述这一段时,她笑说,你就好这一口。对啊,我年轻的时候就好这一口,(我更年轻的时候),也会跟着这样的男人走到戈壁滩去。但是,如果我后来烦他了,我会主动走的。
接着就是新疆婚礼的场面,纵火纵酒高歌——似曾相识,我年轻的时候(更年轻的时候)都干过。最美的是那个被烧着的帐篷,被风裹着飞上天,象一只火凤凰。我也跟着飞了。我经常做梦,梦里我都是会飞的,但是没有长翅膀。
很多年轻的读者在我的BLOG上说,不知道浪漫是什么。去看看这个电影就知道了。浪漫就是梦想,就是豪情万丈,男女之间也是豪情万丈,爱谁谁。姜文说他选择1976年这个时间,是因为那时候虽然物质匮乏,但是男女间的性敏感度很高,很浪漫。现在这个年头太不浪漫了,连年轻人也说不浪漫,就情人节送个玫瑰花,太不浪漫了。美国最浪漫的时候是60年代,那时大家都嬉皮,都梦想,都不干所谓的正经事。现在当然不浪漫了,那么忙,忙挣钱。连爱情歌曲都没有浪漫的,就是“你伤害了我呀”,“我怕呀”,“我不敢”,个个好象得了白血病。
我很喜欢姜文带着农村孩子上山打猎的场景,很阳刚,很浪漫,很自由。音乐是日本人久石让的,专门给宫崎俊配乐的,太好听了。
姜文说他这电影可能有人看不懂,但是有人好几天也出不来。我是后一种的,还在那里翻腾呢,飞呢。
我觉得特别年轻的朋友可能欣赏不了,如果你还很年轻但是很能欣赏,那就是我族类了。
前一篇:回复24岁一个人住觉得孤独的女孩
后一篇:日记 [2007年09月19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