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默生说,财富源于人类对大自然的应用,财富应该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个方面。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只注重了物质财富,而忽略了精神财富。爱默生论述了财富来源,财富与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财富积累的法则等等。读爱默生的《财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三点:一是真正的致富之道是什么;二是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关系问题;三是应该怎么样去应用财富。
爱默生说,财富存在于心灵对大自然的应用之中,致富之道,不在于辛勤的劳作,更不在于勤俭节约——而在于头脑清醒、计划周密、行动果敢,在于天时地利。爱默生并举例说,这一个人的优点是手臂强壮或者双腿颀长,可是另一个人却更为高明,他能够从河流的走向以及市场发展的趋势中看出潜在的土地需求,于是他便及时地在河畔修整土地,坐等抛售,结果一觉醒来以后他便成了富翁。
爱默生的意思是,要想获取巨大财富,成为大富翁,光靠辛勤劳作和勤俭节约是不行的,必须要靠人的智慧去把握市场时机。古往今来,凡是拥有巨大财富者,概莫如此。这才是真正的致富之道。其实,当下的社会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想发财、想致富,只靠自己辛辛苦苦地劳动,光靠从牙缝里节俭,什么时候也成不了富人。必须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吸纳资本,然后去投资生财。现在的千万富翁、亿万富翁大都是这样干出来的。
当然,爱默生并不是否定辛勤劳作和勤俭节约,他只是讲要想成为富人的办法而已。然而,爱默生并不提倡单纯的发财致富。他说“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富人在享受富足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能够注重精神上的健康,所以我认为,在生活中并不存在本质意义上的富人”。换句话说,就是爱默生认为,单纯的物质富足不算富人,物质与精神都富有的人才算真正的富人。
爱默生认为,每个人都应当通过诚实劳动来创造财富,一个人拥有的财富,应当与他的才能和美德成正比。在一个自由而公正的社会里,财富会从懒汉和恶人那里逃离,汇集到勤劳、正直和勇敢的人的手中。这是一个百年前的古人说的话,其实至今也没有实现这种美好的理想。特别是在当今社会里,很多的物质财富都被恶人掠夺去了。这些恶人中有腐败的官员,也有投机取巧的不法商人。因此说,我们所处的社会应该是一个极为不公正的社会。
我们应该如何去应用财富呢?爱默生认为,每个人都必须要根据自己的脾性来决定他的消费水平。意思就是,一个人如果有挣大钱的本事,开销就是大手大脚点也没多大关系。如果没有挣大钱的本书,就要符合正当的目标,该花的花,不该花的不花。从普遍意义上来讲,爱默生认为,节约的人具有一种无上的美,理应获得社会的尊重。爱默生说,一个拥有美德的人,即便居于陋室,即便只有粗茶淡饭,也会感到一种心灵上的满足与安宁。当他面对着那些阔绰的富人时,也依然保持着不卑不亢的神态与言行。
总之,没人去厌恶财富,但物质财富的获取要取之有道,而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同时拥有才是一件最美好的事情。物质财富重要,精神财富更为重要。当下的社会里,其实我们缺少的并不是丰裕的物质财富,而是可贵的精神财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