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外孙女丫丫长了四个月的霰粒肿,现在已经完全消失了。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笼罩在我们全家几个月的阴云,也被夏日喷薄而出的阳光驱走了。
说起霰粒肿,它是长在孩子眼上的一种常见疾病。说是常见病,可我们之前从未听说过。它或长在上下眼皮上,或长在内外眼角处。起初,是一个与皮肤颜色一样的小疙瘩,后来就会变大变红,直至化脓破裂。病不大,但治疗起来很缠手。此病不疼不痒,也不影响视力。对于孩子来说,长病期间除了眼皮有点沉重感外,并无多大的痛苦。而对于家长们,却无疑是一种揪心的折磨。
记得是今年1月16日我发现丫丫左眼皮上长了霰粒肿的。一开始,我和丫丫姥姥并没有太在意,以为小孩子上火长了个小眼疮,应该几天就会好的,没去管它。丫丫妈妈从济南回来后不放心,便带着丫丫去泰安眼科医院检查。一位专家说,这不是一般的眼疮,而是霰粒肿。我给你们开几种外用药,回去坚持用几天,如果不见效果,就要到医院做手术了。手术不大,但因孩子太小,需要全麻。如果不做手术,等霰粒肿长大了,破裂了,就会留下疤痕,影响孩子以后的美观。
霰粒肿、手术、全麻、破裂、疤痕、美观,一连串的关键词就像穿成串的珠珠在我脑海里转来转去。整个家庭也像在平静的水面上丢进了一粒石子,立刻泛起了闹心的涟漪。我连夜去网上查找有关霰粒肿的信息,此种病的起因、特征、治疗方法等,一个网页一个网页地翻看,生怕落下一点有用的信息。还重点查阅别人家孩子是如何治疗这种病的,以便吸取人家的经验做法。那天晚上,一直在网上查阅到凌晨一点才睡下的。
丫丫妈妈更是心急如焚,一面查网上,一面咨询医院大夫。经过一段时间的咨询、分析、综合,我们得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一个是所有医院的医生几乎众口一词:必须手术!另一个是患病孩子妈妈发的帖子,也几乎众口一词:千万不能手术,偏方可以治愈。
我重点阅读了一个得了霰粒肿的妈妈在网上发的一个长贴,题目叫:《我们与霰粒肿战斗的日日夜夜》。她的孩子患上了霰粒肿,带着孩子跑了几家医院都让做手术,怯于对手术的极度担心,她坚决拒绝手术。后来在家坚持用菊花盐水热敷,经过一年半的时间孩子的霰粒肿终于好了。这个帖子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和信心,不手术也有治愈的例子。
为此,我们决定先用保守治疗的办法,尽量不让丫丫去冒手术的风险。我们不敢想象丫丫如果手术该有多么的痛苦,不敢想象小孩子全麻带来的不利后果。泰安大夫给的药物用完了,也没见好转。我们也没有再去医院,就在家里用菊花盐水热敷,配合上点眼药膏。后来,我们托人从青岛买来涌泉散,用白醋和好后,一并贴在丫丫的两个脚心上。
春节前后的一百多个日日夜夜里,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用心关注着丫丫的眼睛。寒冬腊月的黑夜里,别人家都熄灯睡觉了,我和丫丫姥姥还在给丫丫熬菊花盐水、贴脚心、热敷着,我们每晚都要熬到十一二点才能忙活完。因为,早了不行,丫丫醒着时不让弄,只有等丫丫睡熟了才行。那段时间,我们两个白天看孩子累了一天,晚上再忙活丫丫的霰粒肿,真的体会到网上那位妈妈说的“战斗”两个字的含义了。
我们一边用着偏方治疗,一边盼望着丫丫的霰粒肿出现奇迹、尽快消失掉。说真的,我们的热敷和贴涌泉散并没有换来明显的效果。即使这样,我们也只能坚持着用。有时搞得我们都幻视幻觉了,一会儿看着丫丫的霰粒肿小了,一会儿又好像看着大了些。一会儿心中有了希望,一会儿又感到茫然无措。
大概三个月后,丫丫妈妈突然说,网上有人说,越热敷越厉害呢,咱也给丫丫停止热敷和贴脚心吧,看看情况再说。我和丫丫姥姥也就停止了晚上的忙活。刚停止时好像真的小了,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丫丫的霰粒肿明显变大了,也变红了。我们又有些动摇了原有的定力,产生了去医院的想法,但始终没去,静静地观察着丫丫眼睛的变化。
立夏前的一天,丫丫姥姥说,我们带丫丫去济南呆一阵子吧,顺便给她查查体、打上预防针。我同意了丫丫姥姥的提议。其实,我有个想法,丫丫的霰粒肿发生了很大变化,去济南也是应对的一个措施,一旦变的厉害了,就能马上去医院手术。
在济南期间,我在仔细观察着丫丫的霰粒肿,我发现虽然大些了,红些了,但并没有特别的严重。期间,丫丫老姥姥让我去齐鲁医院、省立医院和千佛山医院什么的找专家咨询一下吧。不去我知道咨询的结果,所以一直也没有去。没想到几天后,我发现丫丫的霰粒肿忽然消失了。我让丫丫妈妈看,让丫丫爸爸看,让丫丫姥姥看,都说没有了!
现在丫丫的霰粒肿真的好了!一切原来的担心都云消雾散了!
回想起来,到底是偏方的作用,还是什么作用?我的感觉应该是时间的作用。我认为,霰粒肿就是一种可以自愈的眼疾。手术应该是一个权宜之计,网上说很多手术过的孩子,因为手术时很难彻底清除病灶,复发的孩子很多。
丫丫的霰粒肿让我们找到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世界上的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保持定力,顺应其发展的规律,就会赢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