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挟尸要价》没造假,长江大学的老脸往哪搁?

(2010-08-23 17:31:11)
标签:

长江大学

挟尸要价

老脸

结论

王守海

中国

杂谈

分类: 杂谈 (话说天下)

  http://www.shm.com.cn/newscenter/attachement/jpg/site1/20100823/0016e664d9c50ddc58a320.jpg

 

 

    中国新闻摄影最高荣誉“金镜头”奖18日颁出,曾震惊舆论的的照片《挟尸要价》以全票赢得本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此前,这张照片已获华赛中国作品初评的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等几项大奖。大家在为此照片所揭露的人性黑暗所唏嘘时,长江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李玉泉17日却刊文,质疑《挟尸要价》照片真实性。

 

    一石激起千层浪。随着长江大学质疑《挟尸要价》照片造假声音,网上也人云亦云起来,很多人跟风声讨《挟尸要价》的作者。长江大学的质疑理由似乎也很充足,当时是两条船共同打捞,但照片只拍了一条船。为了避免尸体再次滑落水中,捞到后要迅速用绳子拴着手和脚。小船上着白衣的老者手牵尸体挥舞手臂是指挥岸上的人们配合将尸体打捞上岸,但却引起了媒体的误读。

 

   面对质疑照片作者张轶不得不公布了全部照片,力求还原事情的真相。就像张轶说的一样,其实“挟尸要价”是一个持续几个小时的过程,并不光是获奖作品那一张照片上反映的那一刹那,因为打捞船是在跟长江大学的师生们讨要价钱后才开始打捞,其实“挟尸要价”从这个时候就已经开始了,争执那一刹那间是“挟尸要价”还是“牵尸靠岸”根本没有意义,获奖的那张照片只是反映“挟尸要价”这一过程中信息量最足的一张。

 

    我们了解到,照片拍摄者张轶全程参加了捞人的整个经过,可以说他看到了每一个细节。而长江大学宣传部部长李玉泉当时是否在场,我们不得而知,即使在场而是不是经历了每一个细节,更值得怀疑。仅凭着一些道听途说,就来质疑《挟尸要价》照片的真实性,其用心何在?是出于正义的良心,还是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真正值得质疑的是长江大学。当然谁都有质疑《挟尸要价》照片的权力,但怀着一己私利去质疑,最终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日前,“金镜头”评委,针对《挟尸要价》图片所涉及的新闻事实的调查结论已出,认为《挟尸要价》的新闻是真实的,不存在造假问题:1,照片反映的“挟尸要价”的新闻事件真实存在;2:照片中的主要人物王守海虽不是主谋,但其客观上参与了挟尸要价的过程,是这一行为的执行者;3:照片记录的过程是整个挟尸要价的一部分。虽然王守海极力辩称自己没有开口要价,但据现场目击者称,王守海他们是当事人,参与并执行了要价。

 

    事实胜于雄辩。人民摄影“金镜头”评委应该是一个权威机构,不会随意下这个结论的。我们想,面对这个结论,长江大学的老脸该往哪儿搁?三位大学生英勇救人的行为为长江大学贴了金,现在长江大学又来质疑照片的真实性,里面必有原委。一个记者,拍摄了一张纪实相片,揭露了某些人的丑恶嘴脸,而记者不仅受到黑道势力的生命威胁,还受到宣传部长“人性丑恶”的抹黑和抹杀,当事记者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谋生,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