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感于文化部长连发六问谈“反三俗”

(2010-08-07 08:05:29)
标签:

三俗

文化部长

文艺创作

蔡武

文化

分类: 杂谈 (话说天下)

    8月6日,文化部部长蔡武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对当前存在的“三俗”问题很坦诚地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近年来,文艺创作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低俗化、娱乐化倾向严重。他明确指出了“三俗”问题的表现,深刻分析了“三俗”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反对和抵制“三俗”的措施。尤其是他连发六问谈“反三俗”,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蔡武部长的六问是:(1)据说现在一年创作歌曲在两万首以上,但是真正为广大群众所传唱的有多少首?(2)现在一年创作的小说等文学作品汗牛充栋,但真正为广大读者所一致公认的力作有多少部?(3)出版业一年出版各类出版物三十万种,但真正能与我们先辈几千年为我们留下的八万种历史典籍比肩的作品有多少?(4)我们全国几百个电视频道,数以千万计的文化节目,真正的有丰富文化内涵、高尚文化品位和品格的节目又占多大比例?(5)我们每年生产四百多部影片,上万集电视剧,其中能与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并驾齐驱的传世力作占多大比例?(6)热遍全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浪潮中,逐利、炒作,托假的“虚火”占多大成分?

   

    我们认为,蔡武部长的六问,问得好,问得实在,问得全面,说明我们的文化部长对当前我国的文化现状非常了解。我们通过一连串的反问,看得出作为文化部长的蔡武对当前的文艺创作并不满意,反问中包含着文化部长的许多情愫。当然,我们也从蔡武部长的访谈中看出,不管是歌曲也罢、还是小说、出版、影视、文化遗产保护也罢,真正受人民大众欢迎的精品应该不多。那么,数以万计的文艺作品中精品寥寥无几,那剩下的无非就是平庸之作、庸俗之作、低俗之作、媚俗之作,甚至恶俗之作。这应该就是低俗之风泛滥的原因之一吧,蔡武部长分析得十分到位,实事求是地摆出了社会文化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不回避、不护短、不遮掩,我们欣赏文化部长的这种坦诚。

 

    文艺作品质量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还是创作者本身的问题。蔡武部长尖锐地指出,有的艺术家公开表示,他的创作目的主要是娱乐,不追求深刻的思想内涵,不追求深层次的心理需要和人文关怀。创新意识不强,模仿之风盛行。比如,《印象·刘三姐》成功之后,各地一哄而上,大同小异,在视觉和审美上使观众和游客疲劳,对此啧有烦言。还有一些是急功近利、金钱至上、追逐成名不择手段,在炒作和包装上寻找出路,用低级的噱头和耸人听闻、甚至丧失道德底线的所谓“卖点”吸引眼球。一些作品通过暴力色情、陈腐迷信、八卦奇闻来促销谋利。蔡武部长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作品问题的根源,也是低俗问题的根源。

 

     当然,导致低俗泛滥的更深层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市场导向的负面影响原因,也有全球艺术发展趋势的原因,更有国内文艺批评不到位,失之于软、失之于偏的原因。总之,蔡武部长的六问,给我们以警醒,给我们以启发,给我们以压力,更给我们以动力。希望我们的各级文化行政部门都要认真加以反思,在反对和抵制“三俗”当中,自己究竟做了那些工作。同时也希望我们每一位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对“三俗”之风不能视而不见、听之任之,要善于发现,勇于抵制,提倡反映主流价值、弘扬主旋律的作品,用正气压倒邪气,逐步形成强大的良好的文化风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