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怒了秋雨乐了观众,青歌赛选手“没文化”的三大原因

(2010-06-22 10:54:00)
标签:

青歌赛

选手

余秋雨

分类: 杂谈 (话说天下)

   http://www.chinadaily.com.cn/hqyl/images/attachement/jpg/site1/20100622/b8ac6f27aa0f0d8a34610d.jpg

 

 

     第14届“蓝色经典——天之蓝”杯青年歌手大奖赛将近落幕,选手们的演唱似乎没有给人留下太多的印象,反而,选手们整体“没文化”的表现倒是令人深感惋惜。说是惋惜,作为观众还是感到很有趣,余秋雨大师的提问,很少有选手全部答对,答非所问的结果,也制造了很多乐趣。《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齐白石,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哥伦比亚,这样的答案能不让人笑掉大牙吗?

 

    然而,作为文化大师的余秋雨却怎么也笑不起来,半个多月的时间,余大师总是极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不让自己发火,以免给选手带来难堪。但走下点平台的余秋雨还是无奈地怒批选手:“他们还根本没上文化这条道!”更让余秋雨愤怒的是,一些选手竟然看轻文化素质考试。余秋雨说:“现在人们买房都看小区环境,选手不注重文化,就相当于小区环境差,即便房子再好,也未必有人要。”整个青歌赛下来,余大师怒了,观众们乐了,选手们暴露出“没文化”。那么,选手们为何都“没文化”?笔者认为,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一是选手文化底子薄。这些青年选手,大都是学音乐专业的特长生,从小就偏爱音乐,忽视了基本的文化知识的学习,或者压根就没有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爱好。他们不看书、不读报,整天除了唱歌就是蹦蹦跳跳,浮躁的心理,急功近利的梦想,让他们远离了博大精深的文化熏陶和修养。造成了他们除了会唱歌,别的啥也不会的尴尬局面。

 

    二是学校教育的失误。从高中开始就文理分科,学理的光学理,学文的光学文,文理不通。而学特长的又不重视文化课的学习,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本来是学生打基础、强素质的关键时期,然而却人为地是让学生单一发展,得不到全面系统地发展。这样的教育方式,必然让学生“缺项”。选手们也是这样,从学校时期他们就没有过多地学习文化知识。导向的错误,让他们更加厌恶学习不是专业的东西,文化缺失就成了必然。很多艺术院校学生当初都是抱着“成绩不好转学艺术”的心态来投考的,这使得他们的文化水准基础普遍比较弱。

 

    三是社会环境的问题。当下的社会大环境就是物欲至上,娱乐至死,文化贬值,人心浮躁。写书的人不少,读书的人寥寥,写书是为了卖钱,不读书也是为了省出时间挣钱。还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好好读书,好好学习文化。富者忙着炫富,忙着享受;穷者急着奔波,急着赚钱。整个社会沉浸在噪杂的喧闹之中,根本没有学习文化的大氛围。别说那些选手“没文化”,就是随意找几个大学生上来回答,也可能“没文化”,这是社会的通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