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荣登新华网首页要闻区(最后一条)

只有更雷,青歌赛上“拔枪出套”要打谁?

常思思拔枪举枪
说真的,自从“蓝色经典·天之蓝”杯第十四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个人单项赛开战以来,我几乎一场不落地看下来了。之所以如此吸引我,大概是由于增加了“综合素质考核”环节及余秋雨重返点评舞台的原因。余大师的提问和点评,还是很有看头的。不仅是能增长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选手五花八门的回答,出尽了洋相,令人忍俊不禁,笑掉大牙。
你信不?在青歌赛上,宋朝的铁木真能“焚书坑儒”,莫扎特弹的古钢琴竟然是电子琴,李白却能吟诵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岳飞的《满江红》却成了建安“三曹”之一的作品,文学家歌德原来是法国人,《红楼梦》的作者成了司马迁。如此搞笑的回答比比皆是,举不胜举。笔者并不是笑话年轻的歌手们,因为余大师出的这些题目,作为文化人来讲虽是常识,但作为平常人却很难知道。就是我自己去回答也难以答对,然而,这样的场景确实很好笑,在笑声中领略余大师的教诲,也增长了不少知识。
其实,更为搞笑的还是民族唱法最后一场的决赛现场。这场决赛增加了一个“表演素质考核”环节,让选手抽取题目,按照题目中给出的音乐的要求即兴表演。我看到题目中有《小二黑结婚》中的音乐,模仿小芹洗衣盼郎归的情景,有《白毛女》中的音乐,模仿喜儿风雪之夜盼爹爹的情景,也有《洪湖赤卫队》中的音乐,模仿韩英的情景。选手们一个个表演的都很惟妙惟肖,精彩无比,再加上董卿小姐的幽默搞笑的主持风格,将这一环节演绎得轻松活泼,笑意不断。但也有选手不能把握要义,搞些花拳绣腿挣得分,整得不伦不类,让人哭笑不得。
最搞笑的就是选手常思思了。常思思抽到的是模仿韩英的题目,她经过一番简单包装,跨背着盒子枪,脖子里围白毛巾,一副飒爽英姿的形象。一出场就表演上了,双手划桨,小船悠悠,还一边划桨,一边采藕,做出握手、点头示意等动员周围群众的动作。整个表演非常投入,也算到位。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表演即将结束时,常思思突然拔出了手枪,先是瞄准评委席,然后举枪向天。这时候台上的董卿以及台下的评委、观众都笑了,常思思以为自己的表演很成功,博得大家的微笑,反而更加投入地表演。
常思思表演一结束,董卿马上问台下的观众:“演得好不好?”“好!”大家齐声回答。睿智幽默的董卿接着又说:“当然好了,把枪都拔出来了,能不好吗?”这时,全场哄堂大笑,所有的评委、所有的观众、所有在场的人,都笑得前仰后合。就连我这个电视前的观众都哈哈大笑起来,笑得长时间不能停下来。常思思真是太搞笑了。其实,常思思并不是故意的,大家都在笑,她却依然一脸的认真,常思思还以为大家笑她演得精彩呢,常思思太可爱了!
说实在的,常思思真不该拔出枪来的。她没有真正理解题目的要求,以及韩英的人物形象,在洪湖水中一面采莲,一面做群众观众,当时又没有敌人来犯,何必拔出抢来?拔枪显然不符合表演的要求,反而把大家都逗乐了。说白了,就像写作文,常思思有点跑题了。结果评委几乎给了常思思最低的分数,0.13分。常思思本来是冲着金奖和银奖来的,没想到一枪打没了,与银奖擦肩而过,最后只抱回了一个铜奖,当上了民族唱法的老三,还算不错。希望常思思的歌唱艺术之路,越走越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