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nt.southcn.com/8/images/attachement/jpg/site4/20100610/95/16527799123873985363.jpg
余秋雨在点评
昨晚,第14届青歌赛开始个人单项决赛,余秋雨强势回归,又坐在了青歌赛的点评台上。虽然诸多老面孔如董卿、赵易山都回归舞台,但最吸引人的还是余秋雨老师和综合素质考试的亮相。综合素质考试分两个环节,除视唱练耳,就是余秋雨大放异彩的即兴问答题,选手抽取核心词,余秋雨再根据核心词自由发挥,向选手提问。
大概我们不会忘记,余秋雨大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已经做了好几届评委,每次都是盛情难却,无法推脱,但是,下一届肯定不做了。”余大师说好不做了,怎么又做了,他放弃当初的诺言强势回归青歌赛的原因是什么?我想大致有三点。
一是青歌赛没有余秋雨就没有收视率。在前段时间的团体赛中,曾一度取消了“综合素质考核”,没有了文化点评环节,事实证明,这种尝试是失败的。团体赛一路走来,显得冷冷清清,没有看点,选手一本正经的演唱让观众感觉索然无趣。作为央视老大搞的这档娱乐性节目,竟然还不如地方台的“非诚勿扰”和“为爱向前冲”火爆,自然感到脸上无光。这也让央视感到,青歌赛没有余秋雨还真的不行,没有余秋雨就没有收视率。
二是余秋雨不能得罪央视这个老大。据说,这次是央视领导“三顾茅庐”去上海登门邀请余秋雨的,央视这样大舞台,领导这样的大脸面,如此三番五次地邀请,余秋雨就是再大的架子、再大的学问,也不能做的太绝情。因为,大凡名人都离不开央视的捧托,余秋雨自然也不能与央视绝交。文化名人很多,于丹、易中天等等,青歌赛为何偏偏缠上余秋雨,因为相比来说,还是余秋雨的知识面比较宽泛一些,适宜这档节目的要求。再者,余秋雨也更容易激发起观众的兴趣来,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看点和热点。
三是余秋雨要高调证明自己“没死”。近年来,余秋雨没得安宁过,“假捐门”、“劝告门”等把余大师搞得寝食不安,以至于把经营多年的博客都关闭了,一心想好好静静心。没想到,前段时间,余秋雨又“被死亡”了。今年以来,余秋雨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结果来了一个“被死亡”。看来名人不能没有自己的声音,经常不发声,就会被遗忘,甚至“被死亡”。因此,余秋雨决定这次冒着被食言的议论也高调回归青歌赛。
余秋雨昨晚的首次出场点评,就把选手难住了,“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名字是什么?”,选手竟然回答错了。余秋雨强势回归,让网上关于青歌赛的讨论也热闹起来,有人欢欣鼓舞:“就是为听余老师的点评才看青歌赛啊,不然我才不会坐在那好几个小时呢。”不过也有网友为选手不平,“余秋雨任意提问,不严肃也不公平。”看吧,青歌赛有余大师在,好戏还在后头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