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近视”还是“进士”

(2009-04-15 17:35:51)
标签:

电视

近视

伤害

杂谈

分类: 体验(记录生活)

    近期,医学专家与教育专家,在一次座谈会上发生分歧。医学专家说:爱护眼睛让青少年少看电视或者不看,而教育专家说:不能因噎废食。电视是孩子重要的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简单的说:就是到底让孩子做“进士”还是做个“小近视”的问题。


    有数据表明我国青少年近视的发病率已经高达50%—60%,就是说我国已经有将近四亿的近视眼患者。这是眼镜店的福音。看看街头林立,大大小小的眼镜店就一目了然。除了遗传因素、营养因素外,近视的形成多数是因为后天没有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从专业的角度说:绝大多数近视是在青少年时代出现,由于青少年眼睛的调节力特别强,对近距离工作学习有高度适应性,所以看似不易疲劳。但是睫状肌长时间过度紧张,睫状肌会发生疲劳甚至痉挛而出现调节性近视,不及时消除持续发展则可成为不可逆转的真性近视。或通过其他途径影响到眼球轴的延长。


    既然双方是因为电视引发的这场分歧,不妨谈谈什么是电视眼。由于人眼长时间观看过亮、偏色、晃动的电视画面,出现眼睛疲劳、干涩、流泪、发胀、疼痛,甚至眼花、畏光、头晕等症状,导致视力下降、屈光度问题等,甚至影响眼睛的视紫红质、视色素、睫状肌等生理功能,导致严重的眼疾,这就是俗称的“电视眼”。


    当电视画面亮度过于刺眼的时候,会大量消耗视网膜上的视紫红质,甚至伤害视紫红质,造成视力暂时性减退;当电视画面色彩缺失的时候,出现偏色现象,会伤害视网膜锥细胞上感受红、绿、蓝的视色素,导致眼睛不能正确分辨色彩;当电视画面晃动、拖尾的时候,如同在运动的车上看书,眼睛不能正确聚焦,极易产生眼疲劳、头晕等症状,久而久之会伤害眼睛睫状肌,导致调节焦距功能下降,造成近视。要解决“电视眼”问题,需要开发出适度“护眼”的电视,比如亮度适中、光线柔和,基色纯正、色彩自然,清晰流畅、动态画面不抖动拖尾等,这对保护青少年视力、预防青少年近视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除了眼镜店外,这个应该算是电视机厂的商机。这是题外话。所以说:长时间看电视确实可以造成睫状肌疲劳,会出现近视的发生。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中国父母普遍存在望子成龙现象,自己这辈子没有实现的理想,会强加在孩子身上,想通过教育孩子得到某种精神方面的满足。有很多孩子从小就失去了童年的乐趣,整天让孩子与钢琴、舞蹈、外语等等的辅导班、补习班结下良缘。生活中电视是他们为数不多的娱乐活动,也是与外界交流一个不错的窗口。有不少孩子因此迷恋上了电视。也就是说电视、电脑、书籍是除了遗传和营养方面因素外,一个最主要的眼睛杀手。其实,无论电脑、电视都不过是我们手里的一个工具而已,如何应用才是关键,而不能抹煞设计者当初设计的初衷。金榜题名状元及第,是中国人与结婚并列的喜事之一。由于父母望子成龙的愿望,让孩子在青少年阶段失去活动的乐趣,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一旦养成戴眼镜习惯将会终生相伴。就是说只要人染上近视的疾病后,除了手术是无药可医的。无论宣传广告上怎么做广告,其实那些都是骗人的,目前治疗近视,除了做手术外没有根治的方法。例如IT巨头史玉柱,就摘掉了多年的高度近视镜,偶尔出席新闻发布,还会颇有兴致的戴一付神气活现的太阳眼镜。但是手术治疗还处于临床阶段。将来会出现什么副作用很难确定,例如:夜视困难,无规则散光。做成远视,到老无法配花镜,做的不利索还得戴眼镜。做完手术不能做剧烈运动,不能坐飞机,不能太过兴奋或生气。一旦眼压升高,眼角膜就可能破裂或视网膜脱落,轻者失明重者死亡,后果很可怕。虽然有些专家会鼓吹手术无副作用,但即便如此,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做这个手术,还要根据自身条件而定。


   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户,一旦关闭或者出现问题,这世界将会是另外一个样子。与其配一副高昂的眼镜,不如提前做好预防准备。将眼睛戴上眼镜的风险降低到最小。对于人性来讲,本人更倾向于有个身体和心灵比较健康的孩子,而不是所谓金榜题名的“进士”。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如果因为父母自私的原因,让孩子放弃人生的乐趣,是一种很残忍的行为。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要改改我们五千年的习惯了。

 


“近视”还是“进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