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感恩节,我心中默默地感谢父母、感谢妻子和女儿、感谢朋友、感谢人生、感谢大地、感谢阳光、感谢空气。感恩之余,我也思考着我的来路,我的人生,我的快乐。如今人到中年,过了不惑之期,靠近半百。回首来路,不免感悟也深。一个人年轻时,所遇到的人、事情和机会,对他的生活信念和生活道路会发生较大的影响。我上师范时的班主任老师就给了我很大的影响,他知识渊博,洁身自好,愤世嫉俗。但是,人到了不惑之年,往往外在因素的影响就会大大减弱,这时的人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定之规。除非,那种没有思想的人和那种玩世不恭的人。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我觉得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一个人到了中年的时候,就应该确立起自己生活的基本信念了。也就是如何做人和如何做事的问题。到了这个年龄的人,就应该知道自己在这个世界上要做怎样的人,想做怎样的事了。应该能够完全认识自己了。孔子说的“立”应该不仅仅是成大事者才叫“立”吧,我认为凡能独立思考、独立生活、独立走自己的路的人就可以算是“立”。从这一点上说,我也算“立”过了,没有“三十而混”。
我本来是从事教育的一个人,教过中学语文,八十年代初,乡镇缺干部,被叫到了乡镇工作。干过团委,做过宣传、当过领导。在乡镇一干就18年。见过很多人,做过许多事,思考过许多问题。但那时还年轻,是一个被虚荣迷惑的年龄。看到大家一窝蜂挤在当官那条路上,互相竞争、推搡、阻挡、践踏。前面有什么?我自己不知道。既然大家都朝前赶,肯定错不了。就这样迷迷糊糊地跟着大家走了这么多年。
现在年龄大了,到市机关工作了,时间充足了,可以回味了。庆幸自己终于走在自己的路上了。走了这么久,见了这么多,而我没有给谁送过一次礼,没有给谁低过一次头,总是按照自己的脾性过活,不卑不亢。当然,也有人曾拐着弯说“官不大,钱不多,这人硬的什么?”。其实,我什么也没硬,只是没有低三下四,没有献媚他们而已。他们自然就觉得你高傲,自然就有了一种失落感。你做你的官,你喝你的酒,你贪你的钱,你住你的大房子,你开你的豪华车,这些我都不羡慕。因为,这些本都不属于我,其实也不属于他们。我追求的是,做自己喜欢做的工作,看自己喜欢看美景,听自己喜欢听的音乐,吃饱粗茶淡饭就行,睡好每天晚上即可,心情始终舒畅愉快。不管官多大,不问钱多少,悠悠然也。
现在的我,是一个完全自我的我。成功与失败、幸福与苦难都已经降为非常次要的东西。最重要的东西是这条路本身。我就适合走这条路,这是一条都知道,都不愿意走的路,因为,这里没有官位,没有金钱,也没有美色。有的只是一份清静,一份悠然,一份自得。我感到挺好的,悠然独行,不慌不忙,因为走在自己的路上,它仅仅属于自己,没有人同你争。这样的路很幸福,只是不一定人人都能感觉出来罢了。这种幸福就是不必在乎外来的封赐和奖赏。
过去忙于事务我没有看清事物的本质,尤其没有看清我自己的本质。我感到现在我已经站在一个最合宜的位置上,它完全属于我,所有追逐者的脚步不会从这里经过。因为,他们耐不得这份清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