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从新华博友“网络小丑星”的博客里看到了一篇文章,说的是,义乌一名14岁的学生上课聊天,影响了其他同学。暑假辅导站的老师拿他没办法,竟请他到办公室喝啤酒。这名学生醉酒后,整整睡了一个下午,也不能继续“捣乱”课堂了。看后让俺啼笑皆非,“欣赏”老师的创意,嫉妒老师的“有才”。小丑星博主说得也很好,他说,这位老师要是掌握了“迷惑药”的用法就更好了,让捣乱的学生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醒,老师该多省心啊!再就是,让那些上课喜欢害困的学生每天喝些咖啡之类的提神剂,教学质量肯定会大幅提高。
读罢博友的文章,不禁也想多说几句。老师让学生喝啤酒致醉,无力捣乱。说实话,这位老师的“教育方法”还真有点独特。我也当过教师,也见过一些调皮的学生,但没有见过这样教育学生的。记得那时也有老师开玩笑似的对学生说过,你若不听话就请你喝啤酒去。可是,没有见过真这样做的。义乌的这位老师大胆尝试了,真是教学改革的“先锋”!人家不打不骂,啤酒相待,以酒致胜。这位老师“高明”就“高明”在一改过去简单粗暴的做法,而是采取“温柔的体贴”,让学生在“享受”中失去捣乱的“战斗力”。真是太有才了!然而,这位老师完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鬼把戏,他的最终目的还是一种体罚。这样做,不仅有违师德,还伤害了学生的身体。醉得狠了,甚至可能有生命危险。其实,这种“温柔的体罚”,危害性更大。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为人师表。用这种看似温柔实则狠毒的办法对付自己的学生,有失教师的职业道德,暴露了这位教师阴险的一面。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自制力都比较差,哪个学校里,哪个班级里都有几个“捣蛋包”,面对这些学生,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智慧”,创新自己的教育方法,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用情感染学生,用爱融化学生。而不是想尽千方百计去体罚和惩治学生。教书育人是教育的灵魂,是教师的天职,做不到这一点就不是一位合格的教师。
这位用啤酒体罚学生的老师,注定是一个无能的老师,看似有才实际上是最无才了,愚蠢至极,黔驴技穷之辈。无论什么形式的体罚都是体罚,都是对学生的一种伤害,有悖教师的良心。这是温柔一刀的体罚更具隐蔽性、阴险性、毒害性,理应得到社会的鄙视。也希望这位老师,引以为戒,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用心换取学生的心,用爱感动学生的爱,只有充满了爱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