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12岁的青岛女孩经常出现在交叉路口拦车乞讨,可从不纠缠司机;她白天不出来,只在凌晨1时左右顶着刺骨的寒风站在路上;她有家,却很少回,常常把公交车和快餐店当成落脚地,在公交车上一睡就是两年……究竟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孩?她为什么要这么做?11月30日凌晨,记者在南京路与宁夏路的交叉路口,再次发现了女孩小俊,在与她交谈后,看似坚强的小俊突然掩面而泣:“我想找妈妈,她跟我爸离婚后消失了……我要问问她,生下我,为什么不要我!”(《半岛都市报》12月1日)
连日来,《半岛都市报》以大篇幅的笔墨连续报道了岛城12岁女孩小俊深夜在寒风中乞讨的故事,记者江翡翡、何毅先后采访了女孩小俊以及小俊的奶奶和爸爸,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小俊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看完三篇报道后,得知小俊深夜乞讨的唯一目的就是:“我想找妈妈,她跟我爸离婚后消失了……我要问问她,生下我,为什么不要我!”这是一个倔强的女孩从心灵深处发出的一声声对母爱的呼唤,也是一种对母爱千呼万唤而不回的无奈的呐喊!人间不能没有爱,尤其是母爱,这是一种任何情爱都无法替代的伟大的爱。我们常把祖国比作母亲,因为这是来自母体的最原始最纯真最无私的爱。我们知道小俊有父亲,有奶奶,但这些亲情的拥有,又是无法替代母爱的,而小俊的记忆中,母爱深深,母爱温柔,母爱醇厚,当自己真正遇到伤心事和挫折的时候,又怎么可能不执着于寻找母爱呢?难怪乎小俊,为了寻找母亲,夜夜街头,夜夜寒风,夜夜乞讨,她手上的小冻疮,冻了又结,结了又冻,在深夜里经受着寒风的无情的折磨。“我不需要别人帮我什么,就是想找到妈妈,我要跟她住,我还要问问她怎么不要我?”听听吧,我们再听听吧!孩子的话语刺痛着每一个尚有良知的人的心,难道小俊的妈妈的心就不是肉长的吗?狠心的父母,可怜的孩子,我也为你祈祷,真诚希望你的妈妈能够突然人性发现,勇敢地站出来还给你一个母爱!
痛定思痛,我感到12岁的小俊不仅仅是寻找了母爱,似乎还在找什么。不是吗?我们看如果没有32路公交车和那个豆浆店的留宿,小俊就会冻死在路边的,小俊就真正成了那位“买火柴的小女孩”了。我们天天在喊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建立健全社会救助机构。可是,小俊都乞讨两年了,竟然没有一个组织、一个机构发现?我们不是有救助站吗?不是也有义工组织吗?不是还有团委、妇联和民政吗?两年来,这些组织就真的没有发现这个寒风中的女孩吗?从某种意义上说,小俊除了寻找自己的母亲,她还在寻找社会的关爱和帮助,只不过她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向社会呼唤。因为,她还小,毕竟只有12岁啊!我们不难从小俊身上看到了目前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有些机构和组织有时候的确是徒有虚名的,是做给人们看的。就是记者发现了小俊之后,我们还没有看到有哪些组织和机构来关照她、救助她,有的只是社会在舆论、市民在讨论,而小俊每天凌晨依然在寒风中拦车乞讨。我们希望岛城的有关部门和机构,看到报道后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不要再等着小俊来寻找我们了,我们应该主动去发现她、帮助她、关爱她。小俊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一个非常倔强而坚强的孩子,一个为了爱而死死追寻的女孩,是我们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希望小俊的追寻不是梦,但愿这个12岁的女孩,有一个属于自己应该有的童年!重新找回家庭的温暖!得到社会的关爱!也希望《半岛都市报》继续关注小俊的故事,给关心她、爱护她的人们一个满意的回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