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儿做了记者,我才知道记者光环下的那些艰辛

(2007-08-16 17:31:28)
标签:

随笔/感悟

分类: 叙事 (茶余饭后)
   记者,一个很好听的名字。我没有当过记者,但见到的记者却不少,也被记者采访过。看见记者们肩上扛着录像机,手机拿着照相机,包里放着笔记本,大人物、小人物天天见,一路风光,很是羡慕。

   女儿也非常喜欢记者。记得她孩童时代就在家里常常扮演记者的样子,当然,那时主要是电视里的记者。孩子要我给她买来玩具小话筒,时不时就学着电视主持人的样子,一本正经地学着主持人讲话:“各位观众,你们好!”我和她妈妈看到就忍俊不禁地在一边笑。

   女儿那年高考,在填报志愿时我们就尊重她自己的意愿,喜欢什么专业就让她报什么专业,她很果断地填上了“新闻专业”,并且发誓非新闻不上。今年女儿大学毕业了,在选择就业时又坚持专业对口,所幸《半岛都市报》招人,就报名了,结果也很幸运,如愿以偿被录用了。不过,女儿还是个准记者,因为还有三个月的见习期考验着她。

   不管怎样,女儿也算是一名记者了。从本月初,女儿就真真切切地做起了记者的行当来,我也从女儿那里真正了解了记者的不易和艰辛,原来记者的日子并不好过。女儿的难,不仅仅是写稿子的事儿,更多的是为组织稿子而付出的努力。最缺乏的就是新闻线索,一个涉世不深的女孩,独自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面对陌生的人,去哪里找到那些新闻点呢?报社的大新闻、热线新闻都是人家老记者们的看家饭,轮不到女儿这些小记者们的,她们只能自己找米下锅。女儿每天一早就要起床,有时早饭也顾不得吃就要出去找新闻了。在家时女儿总是有个睡懒觉的习惯,我们叫她几遍都不起床。有时一个人在那么大个青岛市里跑,有时与同事合伙跑,坐着公交车常常找不到路,下了车要找到一个新闻源也很难。不知道要走多少冤枉路,打听多少当地人,才找到要采访的对象。就是找到了,人家还不一定愿意接受采访。就是采访了,往往已经不是新闻了,或者别的媒体已经报过了。就算是个好新闻,别人也没有报道过,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报社,就要马不停蹄地赶写稿子。因为每天晚上七点半要交稿子的,晚了就算了。写完稿子,交到总编室里,还要坐40分钟的公交车回到20多个人住的宿舍。回来后就要排队刷牙、排队烧水、排队洗澡,常常等到夜里11点多才能休息。半个月来,女儿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地拼搏着,奋斗着,摸索着,风吹日晒,饥饿雨淋,孩子都在承受着,她甚至没有时间好好吃过一顿饭,我常常担心孩子娇小的肩膀能承受住这么大的压力吗?

   原来记者就是这个样子啊!就像工厂里的工人一个样,要生产出一件产品、一个零件,不知要付出多少艰辛的劳动啊!记得去年我接受过《南方周末》的记者肖华的采访,肖记者也是一位年轻的女记者,报社在广东,她只身一人在全国跑,今天在山东,明天去北京,后天可能就去新疆了。那时,我就感到做记者的不容易了,写出一篇稿子,不知道要花费多少精力和体力啊!

   我在乡镇工作时,经常接触本市新闻单位的一些记者,市电台的、电视台的、报社的,那时看到他们很容易的。市里的会议跟着听听,拿回领导讲话摘点就行了,到乡镇车接车送的,好吃好喝接待着,拿着通讯员写好的稿子回去改改也就成了。看来现在的记者不好干了,需要拿出真本事了。

   仔细想想,现在的记者就是难干了。新闻媒体也太多了,一个地方有电台、电视台、日报、晚报、早报、都市报等等大大小小的报纸杂志,还有若干个新闻网站。媒体多,记者就多。一个新闻源往往有若干个记者去抢,谁去的早就被谁抢走了,真有点僧多粥少的感觉。而且,大有人人都是记者的趋势了,有些新闻新闻主体自己就报料了。特别是网络博客的出现,带来了自报新闻的可能。比如韩寒骂人的新闻,都是韩寒自己在博客先报出来,然后媒体才跟上报道的。说明记者这碗饭越来越不好吃了。

   不过,女儿既然选择了记者,应该是正确的选择,是无悔的选择。记者虽苦、虽累,但也是很光荣的职业,我们不敢说什么“无冕之王”,但给社会带来的价值是巨大的,劳动的付出是值得的。它能锻炼人,考验人,提高人。做好了,应该是体脑双丰收的职业。愿我的女儿顶住压力,尽快成长起来,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