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城市之美需要多姿多彩

(2007-07-07 09:40:27)
    这几天走在城区的街道上,随处可见店铺们更换户外广告牌的行动,原本一些很不错的店铺招牌也被撤下来重新制作。一打听才知道,这是市政府的统一要求,我市正在集中开展“整治城区户外广告”的统一行动。

    加强城市管理,追求城市的美感,提高市民生存质量,应该说是一件好事。但笔者认为,这里面有一个如何管理的问题,事事“统一”不一定就是城市管理的思维定式。当然该统一的要坚决统一,坚决统死。首先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要统一,就像市委书记讲的“突出四性”:内部设施要有实用性、外部设计要有艺术性、单体之间要有协调性、建设用材要体现节约性。这“四性”就很好,要用来统一好大家的思想。另外,城市的整体规划也必须统一,主要街景的规划还要统一,就是说大的方面要讲究“统一”。但是,“统一”并不是万能的,也不是事事都需要统一。有报道说,兰州七里河区城管“统一”冷饮摊冰柜,接着是海南乐东县城管“统一”太阳伞,北京西城区一些街道也在“统一”店铺招牌。当然,我不太清楚我们市整治城区户外广告的具体方案是怎样的,是不是要统一广告牌的大小尺寸?是不是要统一字体的大小和形式?是不是一条街一个标准?这些我都不很清楚,但愿不要统得过死了。我想一些超大型的、内容低俗的、色彩过艳的,可以令其整改,那些本来就非常美观大方的就没有必要统一更换了,这样可以节省市民的一部分资金。

   政府加强城市管理是必要的,也是应该的,关键是要把握好管理的度。疏于管理城市就乱,过于具体城市就死。如果每一个建筑物的单体设计,以及墙皮颜色都要领导开会研究,统一行动。这个城市必然是呆板的、单调的、没有生机的,也是不美的。说到底,政府的审美观往往是几个主要领导的审美观,事实上不一定真美,真正的美还是来源于广大的市民。参差多态乃幸福之本源,而城市之美,同样不应是整齐划一,而是参差多态。古老、沧桑的老房子、旧城区,承载着缓慢悠闲、温情脉脉生活的方式,其与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相辅相成,构成城市多元的文化、生活形态;路边摊贩营造了一种市井草根,活力盎然的露天商业文化,给公众带来的生活方便与乐趣,是现代化的大型商场和超市所无法提供的。至于冰柜、太阳伞、店铺招牌,“统一”得再漂亮,造成的只是单调的视觉效果,而如果由不同主体按各自审美眼光精心装点,那将是一道丰富而灵动的街头风景。

  一个高明的城市管理者,他最善于的应是发现美,呵护美,而不是制造“美”。现实中,许多被行政力量制造出的“美”,在民众眼里最终成了丑陋的代名词。

  美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民众的勤劳、智慧和创造,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应该学会相信、尊重民众的审美眼光,给他们以充分的自主权。拿店铺招牌制作而言,没有一个生意人会愿意自己的招牌做得比别人逊色,即便招牌应该符合整体的街区风貌或文化氛围,那相关政府部门只要在完善相关规范就行了,没必要“赤膊上阵”。

  管得太多、事事“越位”的政府不是好政府,管得太死的城市可能是有秩序的城市,但绝不可能是“美”的城市。所以,与其迷信行政的力量,不如赋予民众话语权,释放民众的创意欲望与能力,让每个人能以城市为画卷,以心灵为画笔,画出生活的多彩,画出城市的多姿多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