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谈 (话说天下) |
弹指一挥间,21世纪已经走过7个春天。毋庸质疑,80后的迅速成长与崛起,是这一时期最蔚为可观的一道风景。
如果把上个世纪80年代作为计划生育的分水岭,如今的独生子女大军已然正当壮年,就象当年讴歌长征的突击队、生力军一样,你们正迈步行进在时代前沿,创造和书写着新的生命主旋律。那么到底这是篇盛世华章还是靡靡之音?是悠扬动听还是腐化没落?是宏大持久还是昙花一现?那就彰显着你们的内涵实力与演奏水平。
虽然外界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不无公认的观点是你们特色鲜明。举个最明显的现象,你们的身上体现出超强的独立精神,你们渴望自由反对摆布,你们倡导公平无视宽容,你们推崇享受淡化责任,这些充分表明了你们具有极其坚定的自我意识。而另一面,受过的良好教育是又成为你们不可回避的软肋:面对师长的苦口婆心,你们不屑一顾却又无可奈何,心不情愿又不得不阳奉阴违,于是宁可折磨自己也不愿波及无辜,规矩的表面静若止水,激烈的内心歇斯底里。这种两面性格的不断交织和演化,派生出一个个孪生的乖巧孩子和叛逆少年。
身处矛盾,你们怎能会有健全的思想?深陷迷惘,你们怎能会有健康的心理?于是生活中稍有不如意,你们便会无端地神经兮兮,莫名其妙地宣泄一通,恣意将自己的不快尽情地投射给别人。
那么是你们的人性变坏了吗?你们是不良少年吗?你们不可救药吗?这样妄下结论,未免有失偏颇。其实你们是调皮的可爱,所谓“正中自带七分邪,邪中还有三分正”,我权且用“自私得冷漠、直白得真实”来简单加以形容。当然,产生这样的效果,你们是没有任何过错的,非要追究的话,你们的父母首当其冲。因为正是他们造就了你们现在的样子,现在反过来指责你们的不是!
谈到教育,很多家长都振振有辞,各执其理。他们对下一代倾注了全部心血,尽其所能地提供富足的生活,最大限度地施加上等的教育,恩威并重地寄予关心和厚望。结果怎样呢?看看就知道了:营养过剩肥胖症的孩子越来越多,近视眼书呆子越来越多,高智商低能儿越来越多,狂妄偏执和抑郁自闭的青年人越来越多……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都懂得“物极必反”的道理,积极的期望会产生健康向上的神奇效果,可一旦超出限度就会被恶化成“拔苗助长”,对孩子而言就变成了无形的压力,而这种负担孩子是无论如何背负不起的!“道法自然”,其实孩子需要的只是家长的正确引导,可以身作则地言传身教,也可顺其自然地适时点拨,但绝不可把父辈的想法强加于孩子,“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执意硬来的结局只能是自食其果。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这只与人类的行为有关,每个人没有选择父母的权利,却有掌控人生的自由。这一点,是所有父母和子女都必须承认和牢记的事实,它不是颠覆传统的伦理道德,而是追求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我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是身体,心灵的空间则完全属于自己,所以有理由也有可能活出自己的个性与风格。
80后的青年们绝对享有着空前优越的生活条件,但物质上的满足代替不了精神上的匮乏,特别是在处理“个体与群体、个人与社会”关系上,你们茫然若失,无能为力,这不能不说是新时期的悲哀。未来需要你们建设,你们已经长大成人,现在是应该考虑社会责任感的重大时刻了。
所以今天补给你们的第一课,就是从“背叛”父母说起。这个话题听起来十分可怕,但是怕也得正视。首先解释一下,“背叛”这个说法不能等同于“反叛”,而是尊重你们的叛逆性格,反思父母的教育,进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甩掉包袱,推陈出新。具体实行中,有四种不当的“背叛”方式须加注意:一是好坏不分,全盘否定,当面对抗,矛盾激化;二是“口服心不服”,掩耳盗铃,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三是没有主见,听之任之,生吞活剥,消化不良;四是无动于衷,麻木不仁,我行我素,各行其是。“存在就是道理”,你们应该把父母的教导看作是一种成型的参考,既不要完全被其左右,也没必要完全放任自由,“只选对的,不买贵的”,相信自己有足够的分辨是非的能力!
很多家长都声称愿意做孩子的朋友,这是要不得的。心理学告诉我们,其实孩子希望和父母之间有一个“安全”的界限,父母就是父母,不需要成为朋友。更进一步讲,孩子不要父母做朋友,实际上是对父母最高的肯定和评价,因为那是高于朋友的一种神圣的地位与尊敬。破解了这个心灵密码,愿天下父母们和80后一代彼此增进理解与被理解。
如果世人曾对你们抱以偏见,今天我要为80后平反,其实你们是优秀的好孩子!
李子
2007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