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停留在记忆中
无法磨灭的
是最爱烟花
是不是
越是生命极短的东西
越是让人觉得美丽
亦越是让人留恋?
1
岑烟第一次见到奚汀,是正陷入吹泡泡糖的窘境时。
四岁的岑烟第一次吹泡泡糖,她努力地噘起粉嘟嘟的小嘴“扑扑”地吹着一个个不成功的泡泡。突然,一个核桃般大小的小泡泡挂在她的嘴上,她又惊又喜,缩回到她嘴里的泡泡糖差点被咽了下去。她控制住泡泡糖的滑落,又开始卖力地吹。正当一个大泡泡冉冉地从双唇之中出来时,门铃响了。她的大泡泡被吓得“砰”的一声碎了,薄薄的白色泡泡糖片片儿和丝丝儿挂在了她的嘴上和两边的脸颊。
奚汀和他的妈妈出现在门口,他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掩嘴偷笑。
说是偷笑,其实还是发出了声音。
岑烟的脸红了,一般地,这时的小女孩会赶紧地“打扫战场”,退缩到母亲的身后,探出小脑袋窥视来人。可她不,带着脸上变得发粉的红晕和白色的泡泡糖片片儿与丝线儿走到他的面前,直直地说:“为什么要笑话我?你比我吹得好吗?”
奚汀比她吹得好。
后来,他们好像又见过两次面,只是不大记得在一起时的情景。
2
上了初中的岑烟,没来由地,性格急转直下,由开朗活泼变成了内向与羞涩,每天都安静得像一滴水。
又见奚汀,是在岑烟上初二的那年元旦,他是被她妈妈请来辅导她数学的。奚汀高高瘦瘦,很帅气的长相,除了顽皮,似乎性格并没有什么改变。妈妈介绍说,奚汀是省重点高中的尖子生。莫名其妙地,岑烟感到一阵恶狠狠的自卑袭上心头。内向尽管内向,可她从前并不自卑。现在这自卑的原因有一部分来自于她的成绩一直处在中游无法和儿时的玩伴相提并论,还有一部分原因不甚明了。两个小时的辅导时间里,她觉得呼吸不畅,没有敢眼睛对眼睛地正视他。
除了见面时说的“你好”之外,辅导中他说的只有一句与学习无关的话:“你的性格是这样的啦!”
他的课,她听得很认真,记住了他说的学数学的小窍门,也记住了他。
更有随后的烟花。
妈妈送给他一大袋烟火作为礼物,他推辞不过,便约她一起下楼享受。
一百多元的一大袋烟火只燃放了半个多小时,连带上取放的时间。烟花在空中绽放只是一瞬间的事,星星点点的烟火在空中组成了美丽的花朵,没有过程似的,随即衰败。
以前,她只在电视里和透过窗外看过烟花绽放,许是自己不是男孩吧,家里没有准备过烟火。她只觉得烟花很美丽,却无此次这种贴心贴肺的美丽的感觉。
甚至诗人般地觉得:是不是越是生命极短的东西越是让人觉得美丽,亦越是让人留恋?
当所有的烟花绽放直至衰败之后,他作了个最后的姿态——摆了摆手,算是告别。
3
她回味着烟花,和他。
烟花和他缠缠绕绕在一起,无法分开。
偶尔,她也能想到儿时的泡泡糖,那是在她觉得自己的性格有些差劲的时候,她想:儿时的自己怎么会那么傻大胆?现在又怎么说没就没了?
很想很想,约他再放烟火,看烟花绽放。可是约他放烟火之前总要有个序曲吧?总不会单单只为了放烟火吧?应该是前面再找一个恰当的理由,然后引出正题。
什么样的理由才能引出烟花?她设想了很多:问他数学题,可她觉得自己数学差得连问什么都想不出来;和他闲聊,可她不擅长聊天,再说,他现在有什么爱好她并不知道,真的要聊起来,聊什么内容她把握不了;让妈妈再请他来,她心怀鬼胎怕人看穿般地觉得说不出口……
蓦然想到,如果和他在一所中学,尚有一年的时间两个人外在同一个空间中,总会有见面的机会吧?见面后总会相互问候吧?一来二去的,总是会找到理由的。
她将自己埋没在书本和卷子之中,像换了个人似的,突然间变得极其聪明与伶俐。
而烟花就是她的动力,也是她变得向上的催化剂,她的成绩如竹子般地节节生长,简直是所向披靡,好得让她自己都会不相信,班级里是七八名地往上蹿,在学校里是二三十名地蹿。
直到蹿不上去。
岑烟如愿以偿地上了他所在的重点高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