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母亲都问过孩子,长大后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如果答案是科学家是总统是老板等诸如此类有出息的话她们都会很高兴。我逃不了这个窠臼。儿子理想经常是变来变去的,他可能不会体谅到我这颗做母亲的心,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那最初的理想很伤我的心。
他说:“我长大了就想玩,玩很多的玩具,有吃有喝的就行了。”这既像一个五岁的孩子说的话,又不像一个孩子说的话。于是,我开始了对他追求更美好的生活的教育。
我说,不管他能不能听明白,“从小我就认定我不会永远是一个小县城的女人,我觉得我最终落脚地应该是在大都市里当作家,考大学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走出小县城,虽然毕业后没有成功,还是回到了原地,可是,六年之后,我还是离开了小县城,来到了大连,我成了一名编辑,离作家的还有一点距离,还有一年或是两年吧,我会实现我的梦想。好的结果那是因为我知道向往美好的生活,大城市真的比小城市生活水平高出很多。”
他睁大了眼睛,看着我:“总想好事真的就会有好事来吗?”
我说,“起码我们有理想。”
“什么是理想?”
“
就是说将来要做的事,一定要把目标定得高些,不能定在很容易就达到的事情上,要知道向往美好的生活,你不想将来会有很多的人认识你,知道你很有名吗?你不想住在很高级的地方吗?你不想管理很多人吗?你不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挣很多的钱吗?”
“我想。”
“那就别老是想着过一般的日子,好好学习,好好做人,将来成就一番大事业。”
儿子九岁了,他的理想基本上定在历史学家或是总统上,而且他真的很努力学习。我并没有让他读古典诗词,是他自己找出我的诗词书边看边背,常和我们比试谁知道的多;这么小的孩子竟然知道明朝有多少个皇帝,都是谁;电视里一放文物的图像他就津津有味地看。他最喜欢看的电视剧就是《康熙王朝》,知道不能简单地把人分为好人和坏人,懂得康熙身为皇帝的很多难处,他对我说:“妈妈,他那么小,大臣们准欺负他,要不做出几件大事来让他们服气,他就做不成皇帝,你说是不是?”这个时候还没有演到擒鳌拜,他也没有看过电视报上的简介,他能预言:“这个人不能再用了,再用的话就不能让康熙好好地当皇帝。”虽说的是孩子话,可是,我觉得他的思维方式再也不是小孩般地简单了。
最有意思的就是,我带着他买菜路过糕点店,他能对我说:“妈妈,我当了总统之后会让你天天吃奶油蛋糕。”我问他那是为什么。他说:“因为当总统的薪水很多,肯定比你现在当编辑多多了,所以才能有钱给你买奶油蛋糕。有了钱,我还能帮助你写过的那些苦人家,你不总是陪着人家流泪吗?我多给他们点钱,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就没事了。”
我对他说:“不管将来干什么,现在的你都得打好学习基础,知识多了,当总统也能当得比谁都好!”
“是的,妈妈!”儿子打了个立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