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流年碎忆·女红(上)

(2008-04-01 00:44:04)
标签:

杂谈

分类: 熟事

女红里的“红”在这里应该读“工”,可我一直觉得,这样读太具像,不如读“红” 音更能引人遐想一些,使词意感觉上更美好一些。

我母亲会裁剪和缝制衣物,不会其他女红,于是,我大姐七岁开始做女红,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应该是在我二姐会做和有嫂子之前,我家六口人的毛衣毛裤、家中的钩品和绣品都由她负责。她现在十个手指的关节有些弯曲,手指不能像我一样平伸合拢着翘起指尖,只能放平,而且关节向上凸起。我大姐所有的东西都会织,她几乎是天天手指翻飞着,织成一件件成品,有时针把手扎出了血,血会粘到了线里。我大姐的钩针很有特点,她找块带颜色的有机玻璃,用砂纸磨成鱼的形状,必要时还要用小刀削,钩针前面的钩也是自己先把小铁棍磨细,然后用钳子掐弯,将钩针下端用火烫一下,趁着热劲插进有机玻璃里,将有机玻璃扎出眼,凉后便牢牢地粘住了钩针;她的绣花针原材料是医院用过的废针头,将针前端锥个眼。她的这两样女红工具是不是很有特点?既有着贫穷年代的痕迹,也有着聪明才智的烙印。我印象中我二姐是十几岁会做的女红,她喜欢刺绣,我家的枕头套都是她绣的,门帘是我大姐绣的。我现在还记得,我两个姐姐喜欢用一种绒绒线刺绣,线质和过去的尼龙袜差不多,绣到正面的线成一个个小圈圈状,密密麻麻的,然后用小剪子剪下一层,这种线组成的图案便有了毛绒绒的感觉,手感非常的棉软。家里一些小帘子,比如蒙收音机和茶碗的白色小帘子,是我大姐用白色棉线和细钩针钩的,针脚细密,看着我都眼晕,更别说干了。

我结婚前不擅长女红,也从未想过会跟我有什么关系,说到底,我那时压根对世俗生活就不感兴趣,除了洗干净手去看书,我眼里没有别的事可做。可我喜欢看我两个姐姐们刺绣、钩、织的工具、织的过程和成品,那种“看”,是浅薄的看,如同浏览一幅幅美丽的画,我不会去想她们的辛苦和劳动中的乐趣。我尚记得当年我做过的两件女红——一件是自己缝的粉色小荷包,用来装一些小女孩的玩艺儿或是家中掉下来的花瓣,两面各绣着一朵菊花,另一件是给我的白色衬衣上绣过一朵五瓣花,两件女红做得粗糙,远不如我的姐姐们做得好。能记得这两样也说明我的女红做得实在是少得可怜。可我有做女红的潜质,上手就会,无师自通,极少去请教别人。我在大学时织过一条长围巾,我大姐要生小孩时,我是大四下半学期,时间充裕,便将这条围巾改织成了小婴孩的毛衣毛裤,裤子还是开裆裤,寄给我大姐后,把她乐坏了:“正好我还没来得及织呢,我都不会织开裆裤,你居然能织出来!”尤其是结婚后,我能照着编织书织图案,除了毛袜子,因为这个不常用了,其他东西我都会织。我织帽子最拿手,上大连前,我给我妈织了一套帽子和手套,给我老公的姥姥织了一顶帽子。现在冬天我戴的帽子有两个是我自己织的,很漂亮,都是看书找的图案。

相信中国的80年代很多人都做过我大姐做过的那样的门帘子:原料是曲别针和挂历,一个个寸把长的椭圆体做好后串起来,一行行地从上端连成门宽那么宽,然后刷上亮油。做起来很费劲,挂起来却很漂亮,很别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