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影评/乐评 |
分类: 影事 |
http://www.xj.xinhuanet.com/2007-11/09/xin_4631104091311343277537.jpg
当我从张爱玲的《色,戒》中早就收起眼神,迟些转头扭向李安的同名电影时,我发现,这个男性导演太懂得她的这部遮掩藏盖的小说了。小说里,开头和结尾都是“麻将戏”,张爱玲又将开头部分写得细腻,而最重要的王佳芝的心路历程却面目模糊,仿佛她相信,有朝一日,会有李安这样的人代她去诠释,并且,是带着更温和敦厚的心念详细解出,而不只是凉薄。
爱国女大学生自愿加入暗杀汉奸头目的计划,并为之做出巨大的牺牲,直至最后关头,爱的念头一闪,她便放过了他,成为一个情字当头,无大局观念的小女人。一步一步地走过,李安加入了小说中没有过的交代:王佳芝父母离异,父亲带着弟弟去了英国,而又无法付她去英国的机票;与暗杀小组失散,在舅舅家寄人篱下,舅妈又说,“卖了她爸留下的房子,说好了供她读书,我要讲信用”这样貌似公允实则冷漠无情的话语。冷漠的生存环境,使得人很难有尊严可言,爱国的情感一遇有人将之捧为主角的举动,顿觉人生有可用武之地,牺牲一切也在所不惜。这种主人公行为的一个重要背景的交代确实全面,既为王佳芝放过易先生做了铺垫,也为王佳芝悲剧色彩之上雪上添霜。看一些评论,似乎没有几个人去讲邝裕民这个角色,王力宏也演绎得很成功呀!那一夜,王佳芝对之颇有好感的邝裕民没有冲到“前台”,有嫖妓经验的梁润生成为道具中的一个。最不堪的是,第二天,计划便因易先生的离港而受挫。当王邝二次重逢,邝的心理已有了内疚,这一点电影里有进一步的交代,邝对电影中惟一一个真正“组织”里的人说:“现在该是我们作出行动的时候了!”他是想让王佳芝解脱出来,当被拒绝,他对王佳芝说:“我真的很抱歉……”亲吻了她。她推开了他,反问:“三年前你可以的,为什么不?”对长期在黑暗中奋进的疲累,对暗恋对象邝裕民的失望,才使得“权势是一种春药”得到了最终的展演。
我不知道为什么李安在电影开头没有像张爱玲那样,而是将小说中麻将桌旁几位官太太关于戒指的议论去掉。要知道,任何一个女人都是有点小虚荣心的,况且王佳芝身旁的几个女人中,一个是易先生的太太,还有一个是和易先生有暧昧关系的马太太。马太太的钻戒据易太太估算是三克拉,而易太太讲完另一个不在牌桌上的女人一只五克拉的钻戒,又抱怨易先生舍不得给她买十几克拉的钻戒。此时,“牌桌上的确是戒指展览会,王佳芝想。只有她没有钻戒,戴来戴去这只翡翠的,早知不戴了,叫人见笑——正都看不得她。”王佳芝的这点想法不是小虚荣心又是什么?“权势是一种春药”,这里的权势是指男人的权势,在情欲方面它好比女人的美貌,金钱在这里是由权势带来的,六克拉的钻戒易先生想都不想就用十一根金条买给她,所以,才引发出王佳芝那爱的一闪念前奏,“这个人是真爱我的。”然后,她暗示他离开了索命之地。谁真爱她?父母、亲戚?那些共同为锄奸行动的人?只有眼下的这个男人,用“权势”的附带品——金钱,给了她一点真爱。最后,又是由他签署了她死亡的“判决书”。这个阴冷的男人最后几个镜头里疲倦不堪,眼含泪水——他也是爱他的。
个人的男女之爱究竟在国家、政治理念亦或是权势、地位、性命等之上还是之下,说到底,最会惦量的是男人。
这部电影我看了一半,就想起西施。我一直不喜欢这个故事所讲的故事,两个男人争霸,转而成为两个国家之战,一个女人将肉体作为刀剑。可恶的是,故事有个版本,是西施和范蠡之间有爱情,事成之后,他带着她驾一叶扁舟过神仙眷侣的生活。如果事情真的是这样,那么,西施的生活信条中,生存应该在情感之上,如此理解之下,西施是聪明的,也是情感麻木的。“神仙眷侣”这个尾在我看来,其实是蛇尾。
西施完成了她的政治任务,而王佳芝功亏一篑,李安让观众对她有一些同情,虽然道义的确上说不大过去。那场断头戏,悬崖边,几个爱国青年表情几乎是平静的,显得模糊,却让人想了很多,又不忍观看。爱只一闪念,却赔了王佳芝年轻的生命,让“她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 。
我看过李安的《喜宴》和《卧虎藏龙》,没有看完李安的《断臂山》,是因为不喜欢这类情感故事。他用电影语言描述人性的复杂性上,达到了其他华人导演难以企及的高度。